登陆注册
20983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6期,治病必先识病)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28 21:05:180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5期):聊一聊“热证”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期):聊一聊“表虚证”和“实证”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8期):聊一聊“中医之模糊”

朱向东:识证和识病完全是两个问题!

比如人参与黄芪都是补气的,这是共同之处,之后再进行比较不同之处。这样好学。一味一味去背也行,易乱。

西医也查电热风了,电热风没坏,正常!西医手术,把保险丝接上,说不上哪天保险丝又被电热风烧断了!接保险丝,接来接去,最后无法接了,因为接线柱都烧光了。只有用中医才能看清西医之漏洞很大!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6期):聊一聊“寒证”

中医怎么这么多辨证方法呢?是对人体全身进行360度“切片”,对病查它个六门到底,西医望尘莫及。厉害呀!三焦辨证是从上到下对人体“切片”。六经辨证是从外到内对人体“切片”。经络辨证是对人体纵向橘瓣式“切片”。等哪天弄个图看,图直观好理解。

如果识病与识证相同,识病了,再去识证,是多此一举了。西医传入中国,翻译时,心脏就不应该译成“心”,根本不是一回事。也不知道是谁干的?也许他找不到恰当词,就借用中医的“心”了。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3期):聊一聊中医诊断“见微知著”(二)

清·著名中医临床家喻嘉言说:

喻嘉言,崇拜这位先辈,因为《内经》病机十九条,唯独没有“燥”,他却创立了清燥救肺汤,了不起!什么叫识病?就是弄清楚了是什么证,就叫识病。想弄清楚证,抓住证的要素,即病位,病性,阶段。一项一项逐个确定,要素全部确定则证就确定。无论用脏腑辩证,还是用六经辨证,或三焦辨证,通通要干这几样事,全是一个模式。

1,此论正好痛批了废医存药谬论。

人类在历史上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永远不会吸取教训。中医也是如此,几百年前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喻嘉言痛批议药不议医,此现象今天依然履见不鲜,你看开办的学习班,举行的论坛,就知道了。不议医理解不了消炎利胆片有时是治心脏病的妙方,废医存药更是不会用消炎利胆片治心脏病。

举个人人可以明白的事,说明中西医之差别,虽然事不同,理相同。灯不亮了,西医检查,是保险丝断了,让你看看的真真切切。中医检查,是电热风功率太大,保险丝断了。灯不亮的真正原因是电热风功率大,而不是保险丝断了。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1期):聊一聊“特殊数脉”

零基础学中医第37期:聊一聊“汗”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4期):聊一聊“潮热”

中医是按“证”开方,不是按病,也不是按症。抓住“证”的要素,即:病位,病性,强弱。各项要素确定了,证就确定了。无论用哪种辨证方法,都是这样确定证。比如八纲辨证的表是部位,脏腑辨证的心是部位,六经辨证的少阳是部位,三焦辨证的上焦是部位,经络辨证的膀胱经是部位。所有辨证方法可以一起学,都是一个模式。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5期):正气存内,邪不可犯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9期):聊一聊中医之“真”

零基础学中医第34期:五行六气如何着手学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7期):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2期):聊一聊中医诊断“见微知著”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3期):中医十问歌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3期):各种特殊出汗

2,学中医用中医先议病后议药。

对于中药,先掌握大的方面,拿出来一味中药,知道是哪类?补气类,补气类,化痰类等。之后拿出来一味中药知道药性是升还降?“苦咸无升,辛甘无降”。之后再一味一味掌握。

迩来习医者众,医学愈荒,遂成一议药不议病之世界。

先掌握大的方面。如果一头钻进细枝末节里了,几天就迷糊了。中医辨证方法才多呢,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不管有多少。都是一个模式。都要确定部位,都要确定病性。都要确定正气与邪气谁强谁弱。不要迷糊,运用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学很简单。

对。识病概念大,识证准。知道是胃炎,对中医来说这是识病吗?不识。喻嘉言,他所说的“病”,不是现代西医所说的“病”。头痛叫病不?拉肚子叫病不?腿痛叫病不?中西医,有很多东西名称相同,内涵不同。比如心,发热,病……,多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