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76条,78条)
李某,女,45岁,干部。懊恼半年余,病发时心烦意乱。胸憋心悸,如坐针毡,欲卧不卧,欲便不便,颠倒不安。不能自主,约一二时,症状缓解。初,每隔五至七日发病一次。近,日日皆发,多发于中午。某医院诊断为隐性冠心病,住院后又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治不效,遂来求诊。望其面色暗红,形容急躁,舌边尖红赤,苔黄腻。
陈小芳:81条叙述了栀子豉汤的使用注意,“旧微溏”,指的是说明素体中焦虚寒,其心烦不安非蕴热而烦,不宜用苦寒之栀子。
也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意思。
不用豆豉,确实是无表证的意思。
曹颖甫《伤寒发微》发汗后,阳气外浮。不能消水,水入则吐,要惟大、小半夏汤,足以降逆而和胃。若胃中虚寒,则干姜甘草汤、吴茱萸汤皆可用之。
林利城:太阳病发汗吐下后,邪热内陷胸膈,致表里俱热。热扰胸膈,轻则虚烦不得眠,重则反复颠倒,心中懊恼难忍。以栀子豉汤轻清宣透为主。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凡是这个胸中啊说不上来的烦躁,大概都是栀子豉汤证较比多。
陈小芳:76条,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这讲的是水逆证。五苓散的水逆证,是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渴而欲饮,是偏实的;而此条水入则吐,心烦,失眠,是偏虚性的。发汗亡阳,胃中虚冷,再发汗则更损耗阳气,在上中土不运则表现为虚而不受纳,出现呕吐,在中邪热乘虚入侵客于胸中则为烦。邪热郁结程度越深越烦躁,甚至谵语狂妄。
地点:中医临证经方论坛群
陈青:条文79,伤寒吴下,邪热内陷至胸膈及腹部,见心烦,卧起不安,腹满。然而此腹满只是热与气结,并无实邪所致,加厚朴,枳实利气消满。因表邪已入里化热,不宜用豆豉宣透表邪。
伤寒论学习小组讨论记录
心中懊憹,许叔微说:伤寒懊憹意忡忡,或虚或实在胃中。
主要胸中邪热去了,气机就会顺畅,胸中窒和胸中痛自然就消失。
77是邪热雍滞导致的气机不畅,故胸中窒。
陈青:80伤寒大下后伤及中气,然表邪任未解(身热不去),并有化热入里的趋势(微烦),胸膈有热,中焦虚寒,用栀子清热除烦,干姜温中焦虚寒。
讨论伤寒条文:73-75条
林利城:若少气,就是气虚,加炙甘草补气,若呕者,加生姜止呕。
林佳明:81、凡用栀子汤(注:《脉经》中栀子豉汤条文,栀子豉汤均作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栀子豉汤证
林佳明: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林佳明:栀子苦寒,能导心火以下行;体轻,又能寓宣于清。也就是说,栀子既能清内热,还能解火郁。豆豉解表宣热,降利胃气。相比而言,方中栀子主降,豆豉主宣,栀子降中有宣,豆豉宣中有降,得其阴阳寒热升降的作用,才能散郁开结。
此懊恼证也,由热郁胸膈所致。治宜清宣泄热,栀子豉汤系专方也。拟:
询知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咳痰黄稠,口苦便秘。切其脉,沉滑略数。诊其腹,柔软无压痛。
高一萍:栀子豉汤外能宣透肌表浮游之热,内能清泄胃脘郁积之火。
钦州林利城:各位老师、同仁们好,《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几多名医,书中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中能够如鱼得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造福百姓这一共同目标,我们今晚是再次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书中的每一个条文,以期获得仲师的真传。我们逐条讨论,先讨论76条,请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林利城:病在中焦,仍用发表药,可能会引起胃气上逆。
不是我们平时的虚实。
76、77和78条都是症状在程度上的不同。
林佳明:中焦虚寒,上有热中焦虚寒,清上温下。
林佳明: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陈小芳: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过汗、吐、下后,余热未清,胸中烦热,睡眠不宁,这是虚火内扰,称为“虚烦”,属虚热证。若烦而身冷,手足作无意识动作,形倦神疲,口乾不饮,脉细弱,称为“躁烦”,是虚阳扰动,属虚寒证。今栀子豉汤的运用就是虚热证。
不像76条又加生姜又加炙甘草的。有了其他的兼夹病机。
林佳明:虚烦是证候名。
时间:2017年08月30日20:00-21:00
烦有两种意义:其一,强调是热邪为患,烦者热也;其二,证候以烦为主。虚是和实做对比的。邪气发烦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

林利城:栀子干姜汤算是阳明太阴合病了。
林利城:嗯,没用豆豉,但为什么说身热不去,看来这热是阳明郁热。
高一萍:栀子清泄胃脘郁火,干姜温脾止利,残留之浮游表热则不散也得散
主持人:林利城老师
但病机不变,故用药不变。
陈青:“病人旧微溏者”,说明病人为脾胃阳虚之人,而栀子药性苦寒,即使有郁热虚烦,也当慎用。
林利城:这两条讲的是病机特点。
林佳明:表热内陷,既用栀子厚朴汤,表证已去,全然里证了。
林佳明:厚朴、枳实以去胀满。
这条我觉得与利城老师讲的气机郁滞有关。
虚我觉得有相对的含义。
林利城:这个方子我没有单用过,都是合其它方子来用,取它清上焦郁热
林利城:78条气机不畅又引起不通则痛。
林利城:仲景高在这里,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兼有胸中结痛,免不了加用理气通络之品,但是仲景看透病机,就很淡定!
林佳明:这首方用的比较多,以前记得一附院罗康喜欢用这首方。
所以胸中痛。
林利城:病人凡旧有微溏者,多属中焦虚寒。栀子苦寒,易损伤阳气,不可服。
林利城:上条在不在阳明我不知道,但是这条病就入太阴了。
林佳明: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陈青:条文77,78结合起来一起,热郁胸膈,除了烦热之外,还有胸中窒,但其不若78条文中的心中结痛般严重,而心中结痛提示热郁胸膈,气机不利,不通则痛,但两者病机尚未变化,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宣通气机足以。
高一萍:76条虚烦,指胃失和降,非吐则不能已。
栀子10g 豆豉10g 二剂
林利城:下后,邪热内陷胸中,胸中气机不畅,波及中焦的气机,出现腹满,卧起不安,可以是心烦引起,也可以是腹满引起,因为邪热影响到中焦,无法外透,故不用豆豉,用栀子清热除烦,用枳实、厚朴理气消胀。
二诊:懊恼止,继服二剂,症再未发。
陈小芳:77-80条是用栀子豉汤及其变方的条文,栀子苦能泄热,寒能胜热,淡豆豉轻浮上行,使胸中郁热上出于口,使邪有出路。使用的一个目眼还是一个“烦”。胸中热而不安叫“烦”,手足扰动不宁叫“燥”。烦与躁常并称,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
陈青:条文76,伤寒汗吐下后,表热内陷胸膈,郁热而扰神,“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治疗以清宣郁热除烦,栀子性味苦寒,归心经,清热除烦,导热下行。豆豉透表宣郁,引热上行,两者配伍,宣中有降。若见少气不足以息,为吐下伤及中气,予炙甘草补中益气,而不宜大补。若见呕吐,则是郁热影响胃气升降,加生姜降逆止呕。
大下之后,出现身热不去,说明表热仍在,微烦,说明邪热内陷胸膈,是栀子豉汤证。但本方去豆豉加干姜来看,干姜温中去寒,应该有中焦虚寒的表现,当有腹满、下利等症状,病属上热下寒。
林佳明: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高一萍:卧起不安是“反复颠倒”之剧者,本条比前面的更深重一些。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丁国才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美不美,看大腿,1个最重要的腿部训练动作你居然还不做?
夏天的到来,温度逐渐升高,我们是否每天都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一出门大汗淋漓,一进门空调带来的凉爽我们会依赖上这样的温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空调吹多了不好,但是当炎热的夏季到来,我们就忍不住去凉爽的地方避暑,就比如我们都知道夏天减肥效果更好,但当我们出点汗,就会觉得坚持不下去。健康号2023-07-28 21:38:200000窄距VS宽距引体向上,哪个动作对于手臂的刺激更有效
引体向上是健身中一个非常经典的训练动作,它能够非常有效地刺激训练者的手臂和背部的肌群。健身界有一句老话:宽距练背,窄距练臂。采取恰当有效的方式进行窄距引体向上训练,就一定会使你的手臂得到强有力的锻炼。窄距引体向上能够更具针对性地锻炼到训练者的手臂屈肌肌群,特别是肱二头肌、肱肌等肌群,使得手臂更强健有力,更加完美。窄距VS宽距引体向上,谁将在锻炼手臂肌肉中更甚一筹。健康号2023-06-18 05:24:530000经常跑步的人怎么长壮?抓准这3点,让你身材更帅气
很多人健身都喜欢跑步,但其实他们中也有很大比例的一部分人,其实理想中的身材也是需要肌肉的,那对于一个喜欢跑步的人来说,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够长出肉,变成理想中的猛男身材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教教大家如何做到。首先我们要确定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实这样的想法就和增肌挂钩了,我们渴望变强壮,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增长出更多的肌肉,而增肌最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三种,我们分别来看看。方式一:多练健康号2023-06-24 23:50:550000肾功能有损,皮肤先知?别以为只有泡沫尿是在为你敲警钟
男人越上了年纪,对肾的保护意识就越重。江西省的绍大哥也不能免俗。天天和绍大哥一起吃饭、娱乐的几个兄弟们在年度体检的时候,不少人查出了肾病。但是绍大哥还自我感觉良好呢。要说他这么有自信,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得肾病,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自己身边得上肾病的好几个兄弟们,去医院看病之前都出现了泡沫尿的症状。健康号2023-04-24 09:43: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