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中医人生,20)
周志阳2017-02-18
倪大哥的治疗告一段落,看着他慢慢的好起来,能够主动的与人交流说话,去菜市买菜做饭,坚持运动,每次治疗,也能看到他的笑容,赵姐的陪伴令人动容,也许,这就是爱的力量吧,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暂时遇见困难,这,也许是黎明前的黑暗,我想起我自己10年前一个人在国外的那段令我刻骨铭心的岁月,有过放弃的念头,有过面对漫漫长夜的痛苦,也遇见人性的阴暗一面,谢谢我爱人的陪伴,让我度过艰难的时候,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故事…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必继之为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也。
陈小芳 2017-02-18
XX女,皮肤痒,以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为主,夜甚,遇热痒甚,伴口口干,口苦,口渴,月经量色质均正常,便溏,舌红苔黄。
第二种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里的脉微提示里阳虚衰,恶寒提示表阳不足,表里阳气都虚,治法应该扶阳助表,不可以再用汗吐下的方法损伤正气。
我的中医人生(8)
在春季这种天气变化无常的季节,咳嗽是很多病人来诊的主要原因,本地气候相对湿润,小儿与老年患者体质虚弱者往往表现出外寒里饮的典型症状。伤寒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最适宜此类病证。此类患者多有表证不解,即麻黄汤证仍在,可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复又水饮停蓄肺、胃,上逆犯肺咳嗽或横犯胃脘为呕,两证不必皆有,却可同用小青龙汤辨证论治。
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8)
我的中医人生(16)
太阳病八九日,属于表证日久不愈。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由于典型的太阳伤寒,中风恶寒发热持续存在不同,这里的寒热病见,一日之中阵阵发作两三次,类似疟疾的阵阵发作,所以说如疟状。这是由于病程久后,正气损伤,邪气也并不强,比较微弱,正邪交争,小邪闭郁不解,是一种表郁轻症。其人不呕,提示表邪未入少阳,清便欲自可,指示邪气没有入阳明。
林老师在查房的时候说:我们在临床上碰到一些疾病,我们较难从六经入手辩证,比如中风,该如何依六经来辨呢,我们要舍弃这个偏瘫的大症状,从其它症状入手,利用其他症状来辨方证,比如中风病人多伴有便秘,如果有痞满燥实,我们就可以辨为阳明病大承气汤证,往往病人大便通畅了,中风偏瘫的症状也会缓解,这也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我们从局部入手,也可以影响到整体的。
那么太阳病啊,七天愈了。那么在七天以上又好了,那就是“行其经尽故也”,到时候了。就是行其经尽的缘故啊,他就不再传了。假设要传呢?针足阳明,那就足三里穴了。
2017.02.18星期六 作者 王伟健
我的中医人生(16)
李仁昌 2017年2月18日
我的中医人生(13)
今天整理阳明病。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阳明病根据是否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分为阳明经证(也叫热证)和阳明腑证(实证)。
愿您:无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且以优雅度过一生。
今日雨水,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东风已经解冻,束表的寒渐随阳升阴降而沉,内里的阳随舒发的肝气散于四肢百窍。然“承乃制,亢为害。”舒发太过易致惊痫、瘈疭,木需水润,自然中有水润万物水生木的道理,在人身,不止需要春季养肝,更应肾水的滋养,勿过寒凉、过劳、过惊恐。
作者:支彬
作者:李惠
阳明经证常见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而阳明腑证与肠中糟粕结合,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常见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整理记录于此,点滴积累。
中午同学从浙江赶回,特送母亲来治疗右手臂疼,不能上举后撤梳头,甚至夜不能寐。用手针治疗,晚上告知有好转。明日继续治疗。晚上课程后,也有更多家人喜欢这套针法,真心感恩!
【原文】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林师嘱患者拍打肘窝,腘窝,腋窝直至出痧。此乃邪郁于里,不得发所致,拍打出痧是让邪有出路。邪出则病愈。

近两年,每到春夏,夜间就会手脚燥热,难以入眠,严重时要到凌晨五点才能勉强拉睡,这几天,天气回暖了,晚间睡觉也明显感觉手脚心开始发烫,睡眠也开始不好了!痰热内扰,心神不安,春发之时,阳气升发,早睡早起,披发缓形,内调于心,八步功,揉腹,疏肝安神泡脚方:
我的中医人生(16)
今天研读了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2017.02.18 作者 林佳明
表郁轻症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转归。第一种是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说明脉由浮紧而渐渐变缓,提示在外的寒邪渐退,病情慢慢变好。
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生地6克、制首乌6克。
最近我省H7N9禽流感导致9人死亡,大家都在宣传禽流感的预防措施。老师告诫我们要“中虚”,不要被病名所困,要辩证施治。依禽流感感染发病症状来看,当属“太阳病”范畴;又因去冬气温反常,“冬行春令”,故今春必发疫病。至于是H7N9,还是H7N5或者是别的什么病毒,中医不像西医那么查的清楚,统以“邪”论之。就算查的清楚,采取消灭的方式,本就路子错了,而中医因势利导,通过“汗吐下”三法把“邪”排出体外,自然无从作祟矣。遂拟方“葛根汤”:葛根20麻黄12桂枝9白芍9生姜9炙甘草9大枣12枚掰开,大火9碗水煮成3碗水,分三服。麻黄桂枝相配,以汗透发;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补胃中津液,葛根提升津液至头。全方去旧水生新水,方虽平常,效却专攻。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93)
我的中医人生(16)
我的中医人生(16)
2017年02月18日对伤寒论第八条的理解
作者:林利城 2017年2月18日
符英 2017年02月18日
失眠,现代人一种困惑,我为什么会失眠?问问自己的心吧……
昨日患者诉,今日服药后头晕。心中一喜,果然是一剂中的:正所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遂嘱其多休息,并饮食清淡
第三种是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太阳表邪不解,阳气郁而不得发,所以出现面红,邪气闭郁肌肤,汗不得出,所以会出现身痒,即寒邪重则身痛,寒邪轻则身痒。此证么有经过发汗,也无出汗症状,小邪闭郁不解,并非桂枝汤适应症;身痒而不痛,且病程已久,营卫已虚,也不是麻黄汤的适应症;只有两个方子合用,减少药量比较适合病情。
第一批“阳”的人,已经出现17种“后遗症”,看看其中有你吗?
导语:第一批“阳”的人,已经出现17种“后遗症”,最后1种相当严重,要警惕!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最近杭州一家学校十几个学生感染新冠,据说是之前没有感染过的人,所以虽然现在全面放开了,大家也不要疏忽大意,出门记得戴口罩,回家勤洗手,虽然年后感染新冠的人数减少了很多,但后遗症依然存在,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新冠阳后的17种后遗症。最后一种最很严重,别大意,一起来看看吧。健康号2023-05-06 16:02:430000整天忙于减肥,却一直瘦不下来,该调整一下你的健身计划了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很多上班工作人员更是为了节省吃饭的时间,经常去吃快餐,再加上久坐办公室不运动,肥胖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当然引起肥胖的原因还有疾病、激素等原因,但那毕竟是极少数的,大部分还是由于自已的饮食不合理加之不运动造成的。健康号2023-07-05 19:37:570000“天然造血库”不是红枣,而是它,每周吃2次,补气血,抗衰老!
导语:“天然造血库”不是红枣,而是它!每周吃两次,补气血,抗衰老,养肝脏!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春满人间,到处一片生机盎然,美极了。随着温度的升暖,春天的到来不但唤醒了许多植物,同时春天也带来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老话说的好:“顺时而食”,每个季节应该吃一些应季的食物,让身体越吃越好。健康号2023-05-06 14:26:510000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9期):聊一聊中医之“真”
聊一聊中医之“真”中医,有中国的人文哲学思想在里面,我们来理解、来看中医的证的时候,就既要考虑它是一个医疗实践,又要看到它有人文哲学思想在里面,人文哲学思想的东西,要从实验室来获取就比较难一些。女性来例假时,生理期能锻炼吗?如何进行合理的健身计划?
女性常常会因为例假的到来而暂停健身,那五到七天就避免任何一切运动,认为这样对身体不好。还有甚者开始了大吃特吃,以为例假期吃什么都不会长胖。但往往在结束之后一上称,完了,又胖了。健康号2023-07-22 11:11: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