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3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2)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27 01:29:590

熟地20

今天我们师承的8个人一起讨论了这两条条文,讨论的是传变与否是明确的,从脉,证讨论了传变,还应注意舌苔的变化,提示了在太阳的状态,注意是否会过汉(老年人,慢病,虚弱)引起少阴的病变,这两条有很强的临床意义,我们也讨论了六经的病变传变规律与内经热论的不同。

今天学习小组讨论了第四、五条文: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林师言方证与体质对应,患者体型偏瘦,整个人看起来一副体质虚弱的样子,脸色偏暗,偏黄,唇色白,可以初步判定此人体质较差,再加上腹诊有脐上动悸,结合舌脉,参照《伤寒论》原文,患者一派肝郁血虚之像,故用柴胡桂枝汤合四物汤发其变,补其里,标本内外兼顾。

今晚听林师讲课,再次提到桂枝、茯苓二味的降逆作用。第一次听还是数日前跟诊,林师提到日本学习伤寒论是“以经解经”,提到桂枝、茯苓主用降逆,而解表啊利水啊等是兼症。

李仁昌 2017年2月10日

我的中医人生(8)

诊断:头痛-肝郁血虚证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这两个条文提示了如何判断伤寒是否传变的方法在于脉象和症状,当时老师还提到:伤寒传变与否,还可以从舌象和腹诊来判断,太阳病应当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若舌质转变为红或绛,舌苔转变为厚、黄、黄腻等,则为传变。

方药:柴胡桂枝汤合四物汤加减

2017.02.10

作者:刘敏

2017年02月10日

对个人来说,我们只有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的话想要的便都来了。如果一味考虑的是你能得到什么,或者怎么样才能得到,反而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过分注重结果反而会错失机缘。所以我们需要沉下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方可拥有自来的收获。让每一天的中医人生成为自己努力变得更好的证明,相信以后的你我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而腹诊方面,若患者出现心下悸、心下痞硬、腹痛拒按、大便不通等少阳、阳明的腹症,也说明是传变了。我觉得老师能够考虑到这一点,说明他有过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而我目前是没能做到这一点上的。

作者:符英 2017年02月10日

另外昨天听林老师讲课对腹诊有新的认识和了解,配合临床患者的症状辅助诊断很有指导意义腹部的肠鸣并且伴随腹泻说明有寒湿;腹部的结节、包块说明气机紊乱,气血淤滞;心下痞硬、伴随腹胀、纳呆、打嗝,说明中焦湿盛,气机上逆,可以考虑半夏泻心汤的加减方。

我的中医人生(5)

柴胡25 桂枝20 白芍30

我的中医人生(8)

生姜20 大枣15 法半夏15

女,24岁。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黄某某,男,27岁

今日讨论伤寒,老师提到太阳病,提出为何有人病伤寒,有人病中风,这与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如其人腠理密闭,则见脉紧,无汗;如腠理疏松,则见汗出,恶风,脉浮缓。体质是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在生长发育中逐渐形成的结构、机能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性,也反映出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禀赋特点。宋.杨仁宗言 “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肥人多痰湿、多中风”、“瘦人多虚火、多痨嗽”,同气相求,故一个人的体质对遣方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志阳 2017-02-10

我的中医人生(8)

我的中医人生(8)

分析原因:肝郁,木克土导致了胃口差,纳呆;肝郁化火扰乱心神而导致失眠;盆腔炎是由于肾阳不足、肾气虚,下焦寒湿重而导致的;

反复地思考,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而且要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这是一种能力。是我现在还很不足的地方,当然我不会气馁,从现在开始,不停地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也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我也在讨论上提到,我的中医人生的记录,是让我养成一种思考总结的习惯,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厚积薄发,总有一天会炼成精湛的医术,到时候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在的坚持,我们会感到欣慰,我们也会感恩遇到了我们的老师,感恩我们的相遇。

细辛10 川芎30

作者:林利城 2017年2月10日

华女士,43岁;症状:情绪压抑、胸闷、失眠、尿频量少、口干、有盆腔炎、胃口差(纳呆)一吃就饱;

症见:左侧额角处疼痛,虚烦不眠,口淡不欲饮食,月经已推迟半个月,经量少,色正常,无血块、痛经。无呕吐,无怕冷。舌偏小,舌淡苔白,右脉沉细弦,左脉沉细,尺脉弱。腹诊:脐上动悸。

执2剂,每日1剂,水煎服。

这思路很新奇啊!考《伤寒论》67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本文指伤寒误治后出现心下满、胸中堵、头欲眩的表现,若还发汗解表则动经,此用桂枝并非解表,茯苓并非利水,此二味此处用为降逆平冲,引气归经,且其用量宜大,原文用到桂枝三两(约合45克),茯苓四两(约合60克)。

黄芩10 党参20 甘草30

我的中医人生(8)

我们总在羡慕那些优秀的人,为什么人家总是那么厉害,专业过硬,从容淡定。可是如果光是羡慕,没有向榜样学习,那么终归也只能是仰望。总是希望自己拥有这个拥有那个,患得患失,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治疗:艾灸配合内服中药,艾灸八髎穴、肾俞穴、腰阳关、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中药开的四君子 四逆散 酸枣仁配合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5付,药吃完后反馈尿频好了很多,以前大概半个小时小便一次,现在一下午就两三次,药方组成:茯苓15、白术15、黄芪15、党参10、炙甘草6、柴胡6、枳实6、炒白芍10、炮附子10、酸枣仁18、玫瑰花8克。

我的中医人生(8)

第97条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方证与体质的这个思维方式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是以《伤寒论》来解读《伤寒论》,更加直接,更加容易入门,给了我们一个更加便捷的学习方法。感谢林师的指导。

作者:李惠

按:《伤寒论》第96条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腹痛腹泻1月余,腹部胀满,肠鸣即泄,腹部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林师辩以“太阴病 四逆汤证”,遂拟方:制附片10g、干姜20g、炙甘草10g、桂枝20g、苍术60g、茯苓30g、大枣10g、莪术10g;执2剂,日一剂。服两剂后腹泻较前明显改善,四肢较前稍暖,复诊嘱患者自购金匮肾气丸以增强疗效,定期复诊。

据六经辩证简要方法:有无腹满、纳差、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症状,考虑有无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根据六经辨证,病人当属“太阴病”,宜温中散寒,健脾燥湿,遂投以四逆汤原方,加用桂枝、苍术、茯苓、莪术以利水湿。

陈小芳 2017-02-10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8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