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健康促进(可防高血压,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
来源:
改善办公环境包括修改工作和办公室布局,以减少久坐行为并增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部分鼓励参与者增加体育活动,并倡导积极的健身活动,例如,适当增加体育设施,鼓励少乘电梯,多走楼梯,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工作场所锻炼、开展运动会以及常规开展团体运动项目。对于压力管理,每月由专门从事冥想、太极或深呼吸的专业人员针对有压力的员工提供放松技巧。
干预效果在不同职业人群均很显著,在行政工作者和有心血管病史的员工中效果最明显。
干预组接受了基于工作场所的一级预防干预计划,包括(1)心血管健康教育,(2)合理饮食,(3)戒烟,(4)改善办公环境,(5)体育活动,(6)压力管理和(7)健康检查。干预持续了2年。
尽管健康生活方式有了显著改善,但与基线相比,在一级预防干预2年后,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增加。
健康教育包括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健康讲座(至少半年),张贴海报(每季度),发送短信,分发健康教育材料,教育员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鼓励员工尽可能不饮酒,至少是少量饮酒:女性每天的酒精摄入量低于15克/天,男性每天的酒精摄入低于25克/天、每周不超过两次(15克酒精 = 30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50毫升低度酒)。
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血压,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终身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基本措施。
健康检查部分包括年度健康检查和反馈,以确定关键的风险因素。
在2012年完成基线调查(总体随访率为92.57%)的42349名员工中选取24396名员工。平均年龄为39.3岁。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为118.5/74.7 mmHg。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中,定期锻炼和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以及限盐情况显著改善。吸烟、饮酒、压力、超重或肥胖的干预效果不显著。但平均每天吸烟次数(OR = − 0.51)和每周运动时间(OR=14.07)改善显著。
研究中的工作场所包括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采矿、制造、供电、运输和邮政等)、大学和科研机构。
干预组和对照组2年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8.0%和9.6%,干预使高血压患病风险降低34%。
关于戒烟部分,传播戒烟的概念、戒烟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分发戒烟资料小册子,以及制定烟草管制条例,以提高员工的戒烟率和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
[1] Hu Z, Wang X, Hong C, et al. Workplace-based primary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reduces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 post hoc analysis of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BMC Med. 2023 Jun 14;21(1):214.
职业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阜外医院王增武等先前的研究表明,中国职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阜外医院一项对包括医院和企业员工在内的4.7万余居民的分析发现,仅有3%~13%的居民能坚持健康饮食。
近日,王增武团队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工作场所实施积极的心血疾病一级预防,能改善职场人群的血压水平和健康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40个工作场所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20个被分配到对照组。干预组18170人,对照组6226人。
合理的饮食包括向员工提供营养教育和/或健康饮食信息(例如控制总热量、限制油脂摄入、注意三餐的热量分配、营养平衡),并开设低盐菜肴窗口(至少一个),卖健康食品(如低盐、低脂),鼓励员工在食堂吃午饭时选择健康的食物,建议家庭尽可能少用食用盐(如使用可量化的盐勺,尽量不喝汤,减少钠盐调味品。
研究者认为,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降低,归因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改善。研究发现,与干预前后生活方式不变或改善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变差的人的高血压发病率更高。
研究中,干预效果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更为明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具有更高的健康素养,这与干预效果独立相关。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多种一级预防干预措施扩展应用于工作场所,基于适合现场条件的原则创造健康环境,这些可行性办法加强了职场人群的自我管理,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这可能有助于降低职场人群的的高血压发病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杨跃进和霍勇等报告中国心室内放“降落伞”初步结果:成功率97%,3个月心功能有所改善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等报告了全国7家医疗中心进行的PARACHUTEChina研究结果。研究显示,使用Parachute系统行经皮心室重建术(PVR)成功率97%。心室重建术是针对伴有扩张膨出甚或室壁瘤的心衰患者,将“伞样心室隔离装置”置入心室,使心室减容和心尖部成形的新技术。自身免疫疾病,增心血管病风险!Lancet杂志250万人研究
近日,柳叶刀发表的一项250万人的数据分析发现,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56%,尤其较年轻的患者风险升高更明显。该研究纳入446,449例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其中9.3%患者患有≥2种自身免疫疾病)和2,102,830例匹配的无自身免疫性病者作为对照。评估了19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与心血管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2:46:25
0000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确定国人中心动脉收缩压平均水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心动脉压比肱动脉血压与心血管病更相关。那么对于国人而言,正常人的中心动脉压该为多少?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和郝光等研究发现,对于35~65岁正常血压人群,中心动脉收缩压的第90百分位值为125mmHg左右。研究发现,肱动脉测量的血压高于中心动脉的收缩压(图1)。图1血压正常人群中肱动脉收缩压(SBP)与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间的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6:01:43
0000筛查高血压,应根据年龄确定目标人群!56国近120万人分析
在中低收入国家,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因此,提高筛查率非常重要。7月2日,一项针对全球56个国家近12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分析提示,中低收入国家的高血压筛查项目,应主要根据年龄来选择目标人群,这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该研究发现,在年龄分组的基础上,根据体重指数、性别、吸烟状态来筛查成年人中的高血压患者,并不会明显提高筛查效果。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3:06:23
0000阜外研究杨艳敏等研究称,急性心梗患者血钠<130 mmol/L死亡风险高
阜外医院急重症中心张涛、杨艳敏等发现,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来说,入院24h内血清Na<130mmol/L是近期死亡、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等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