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前(乳内动脉超声物有所值,北大人民医院研究)
冠心病患者搭桥使用乳内动脉是长期获益的保障,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刚等进行的研究显示,术前进行乳内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右乳内动脉直径和血流量优于左乳内动脉,并筛选出不宜原位用作桥血管材料的乳内动脉。这项研究共纳入281例搭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占74.7%,平均年龄63.3岁,有259 例(92.2%)患者术前完成乳内动脉超声检查,且均完成术中桥血管血流量测定。术前乳内动脉超声发现乳内动脉血流异常3例,1例反向血流,1例无血流,1例锁骨下动脉血流频谱异常。此3例患者均证实存在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就乳内动脉的使用上,研究还发现,右乳内动脉的使用方式变化较大。临床左乳内动脉使用 264例,原位使用261例(98.9%);右乳内动脉使用29例,原位使用 21例(72.4%)。与左侧冠脉主要原位吻合于左前降支不同,右乳内动脉原位移植的靶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与右冠状动脉主干。这均说明,右乳内动脉在搭桥中临床应用变数大,缺乏恒定靶血管。这些特点限制了右乳内动脉的使用,而血管直径或血流量不是限制右乳内动脉使用的因素。为分析桥血管血流量是否与桥材料自身条件相关,研究者对乳内动脉直径、原位乳内动脉血流量、术中测得左乳内动脉到左前降支桥血管血流量三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左乳内动脉直径与原位左乳内动脉血流量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两者均与左乳内动脉到左前降支桥血管血流量不相关。结合既往研究显示,乳内动脉到左前降支桥血管血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左前降支的自身条件,而不是乳内动脉的条件。

0000
相关推荐
数读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三成超重,六成近视眼,四分之一血脂异常
我国有2.26亿儿童,每千名儿童仅有0.53名儿科医师维护健康。2012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30.1%,肥胖患病率为6.4%。在肥胖儿童,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达到28.26%,有近三成患有高血压,超过一半存在血脂异常。在我国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儿童或青少年。中国分叉病变又一顶级研究!欧洲心脏杂志刊登陈绍良等文章
近日,在欧洲心血管介入2020在线会议(EuroPCR2020)上,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发布了DEFINITIONⅡ研究的结果,研究同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该研究证实,对于DEFINITION标准定义的冠状动脉复杂分叉病变,与Provisional术式相比,双支架术式显著降低了靶病变失败(TLF)发生率。饮食和运动建议,医生该常规提供!美国新声明
7月26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布新声明建议,对于无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估算10年心血管风险≥7.5%)的成年人,临床医生应个体化提供关于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的行为咨询干预,这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5:36:59
0000【哈哈一笑】BMJ杂志一项研究称:圣诞老人染上了“铜臭气”,与圣诞老人合同该重新修订
圣诞节到了,但医院里还有很多孩子住在医院里。圣诞老人去不去医院探望这些孩子呢?BMJ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圣诞老人也很势力。在比较穷的地方医院,圣诞老人就有可能不去。圣诞老人比较可爱的地方,就是他对上学逃课的孩子一视同仁。路途遥远也没有阻止他的脚步,无论距离北极点多远,他都能如期而至。由此可见,圣诞老人染上了“铜臭气”,嫌弃穷的地方。杨进刚阜外2023-08-05 10:40:56
0000法国3千万人研究:多喝酒让人变傻
近期,一项对法国3000万人的回顾性分析表明,酗酒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三倍,且超过半数的早发性痴呆患者有酗酒史。研究者强调,酗酒是所有类型痴呆的主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早发性痴呆。研究中的近112万例痴呆患者中,有57000例早发性(65岁以下)痴呆,其中57%人有酗酒史。研究者称,每天摄入超过两杯含酒精的饮料,患痴呆的风险即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