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保护心功能(要防心肌内出血,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关怀敏等综述)
近期有研究发现,心肌内出血可扩大心梗面积,是心梗面积的重要决定因素,使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
作者认为,应提倡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使用有针对性的个体优化方案,并对高危患者进行靶向治疗。
另外,EURO-ICE研究正试图通过向冠脉内注入冷盐水,使缺血-再灌注区域降温,进行心肌保护。
而心肌内出血是心肌微循环障碍最严重的类型,并可维持数月,严重时可发生心肌内血肿,甚至心肌穿孔。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怀敏、张磊介绍,很多研究显示,无心肌再灌注治疗,就无心肌内出血发生。
心脏磁共振成像被认为是无创诊断技术手段诊断心肌内出血的“金标准”。
心肌内出血,主要是因为微血管结构及功能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外渗至血管外组织间质区域。
常用的 T1、T2及 T2* 等扫描序列均可用于诊断 IMH,但不同序列在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中敏感性略有差异,目前认为 T2* 序列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更适合用于诊断 IMH。
此外,还有些治疗策略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比如延迟支架置入、STEMI 患者早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应用APT102、直接PCI前或再灌注开始时应用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药物、靶血管远端缺血预处理等。
急性心梗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半数以上患者远端冠状动脉微循环未得到有效恢复,进而增加不良预后风险。
目前研究发现,心肌内出血可在介入后4~12 h 后发生,在 1 周时达到高峰,动物模型与磁共振扫描结果均得出一致结果。
心梗后PCI后心肌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冠脉闭塞时间、前壁心梗、高血糖、吸烟、围术期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
动物实验显示,冠脉闭塞时间≥ 45 min后再灌注治疗,心肌内出血较为明显,而闭塞时间<30 min 时未发现心肌内出血。
心肌内出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影响了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对于预防心梗PCI后心肌内出血,基础实验研究显示,积极预防细胞缺血后炎症反应、保护冠脉微血管、治疗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或改变再灌注治疗的方法有一定作用。
得了中风,心电监测时间越长,发现房颤越多!JAMA两项随机研究
近日,JAMA发表的两项随机试验均表明,卒中患者通过植入式设备进行长期监测,可检测出更多的房颤。STROKE-AF研究表明,在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所致的卒中患者中,使用植入式心电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在12个月内发现更多的房颤发作。PERDIEM研究同样表明,在没有房颤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长达12个月的心电监测,与30天的体外短期监测相比,发现的房颤患者显著增加。预防中风,超重和肥胖者血压应<120/80!盛孙英贤等近4万人研究
血压控制“一刀切”还不够精细。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孙英贤等进行的研究,为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预防脑卒中达到的目标血压范围提供了依据。研究显示,在不同体重指数人群中,正常体重(<24kg/m2)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超重和肥胖(≥24kg/m2者)。图1不同体重指数人群脑卒中及不同脑卒中亚型发生率的比较在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杨进刚阜外2023-09-05 09:46:420000预防痴呆,不同年龄段的最佳血压不同!JAMA子刊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压与痴呆密切相关。但血压为多少时痴呆风险最低,尤其对于老年人,目前尚不明确。12月13日,JAMA内科学子刊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提示,收缩压与痴呆风险之间均呈U型曲线关系,但痴呆风险最低时对应的收缩压水平明显不同。总体上,对于老年人来说,收缩压较高时,痴呆风险较低。美国没有更名精准医疗为“全民健康研究项目”,启动百万队列研究深化了精准医学
最近有报道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精准医疗(PrecisionMedicine)更名为“我们所有人的研究项目”(AllofUSResearchProgram)。或称“全民健康研究项目”。但据GeneticsinMedicine报告称,”全民健康研究项目“是“精准医学项目”下的一项研究,这是一项将纳入100万人的队列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8-08 17:22:180000安贞医院学者Meta分析称,TAVI术后出血增加术后30天死亡率
北京安贞医院王家阳等近期一项Meta分析称,对于接受经导管主动脉植入(TAVI)手术的患者,TAVI术后出血的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增加了3倍。研究还发现,术前房颤病史可使TAVI术后出血事件增加一倍。血管并发症与经心尖途径也与TAVI术后出血事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