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伴糖尿病(新型抗凝药预防并发症有优势,中国台湾研究)
分析显示,与应用华法林者相比,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者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血糖急症和死亡的风险分别降低16%、21%、9%、22%。
该研究纳入2012~2017年中国台湾健康保险数据库中的房颤伴糖尿病患者,其中19 909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10300例应用华法林。
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在合并糖尿病的房颤患者中,与应用华法林者相比,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来源:Diabetes-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Receiving Different Oral Anticoagulants: A Nationwide Analysi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 February 2022
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这说明,对于糖尿病伴房颤患者来说,新型口服抗凝药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治疗选择。
0000
相关推荐
阜外医院杨跃进牵头的CAMI研究最新数据:中国四分之一心梗患者伴有心衰,Killip高分级患者反而较少再灌注治疗
近期,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心梗患者中,合并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者占四分之一。研究还发现,我国Killip分级较高的AMI患者反而接受直接PCI和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比例较低,而且Killip分级越高,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越高。穷人易得冠心病!欧洲超11万人研究称:睡眠不足是重要原因
不少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病。11月22日,一项观察11万人的欧洲研究不但印证了这一发现,还发现小时候自己的父亲在社会上经济地位较低的话,长大后也容易发生冠心病。研究显示,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成年男士和女士,冠心病风险分别增48%和53%。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5:06:05
0000≥80岁老人减降压药不影响血压达标!JAMA随机对照研究
JAMA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对于应用2种以上降压药物的80岁以上的老老年患者,减少1种降压药物仍能有效控制血压。这项随机、无盲、非劣效性研究在英国69个初级保健中心进行。纳入534例年龄在80岁以上患者,收缩压低于150mmHg,均应用至少2种降压药物。初级保健医生认为他们适合减少药物治疗。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张海波谈高质量临床研究:避免“完美”设计,全程跟踪管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张海波结合自身近10年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运行管理工作经验,梳理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临床研究运行管理要点:1避免“完美”的设计要避免设计力求达到“完美”所造成研究运行难度较大,建议在设计阶段即考虑运行的可操作性。老年人强化降压可预防中风!Meta分析
高血压是中风的一个重要且常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美国老年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老年人强化降压有助于预防或延缓中风发生。这项分析纳入9项分析老年人中风的一级预防的随机对照研究,包括近4万名66~84岁的老年人,随访时间为2.0~5.8年。研究人员发现,每200人接受强化降压1.7年,可预防1例中风。研究者指出,这意味着几乎所有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都会从强化降压治疗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