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二附院疑难病例:12岁女童左肾“毒珍珠”
珍珠光洁美好,不过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程晓曙、董一飞、熊洪亮等遇到的一位12岁女童,右肾长出来的却是“毒珍珠”。
这位患者因“高血压查因”住的院。3个月前曾反复出现胸闷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3天门诊查血压高达150/106 mmHg。否认特殊疾病史。
通过入院系列检查,发现患者具有以下特点:
(1)青少年儿童,发育正常,体重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
(2)血压明显升高;
(3)外周血醛固酮及肾素活性明显升高;
(4)顽固性血钾低。
即具有肾素瘤典型的“三高一低 ”的临床表现,即严重的高血压、高肾素、高醛固酮和血钾水平症侯群。
肾素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肾脏内分泌肿瘤,肿瘤来源于肾小球旁器入球小动脉演化的平滑肌细胞,是以合成、分泌肾素为主要特征的肿瘤。
目前国际上报道仅100例左右,好发年龄为20~30岁,年龄小于15岁的患者报道较少。本例患者年龄仅有12岁,在临床上实属罕见。
在CT图像上,由于瘤体与肾脏实质密度相似或者稍低,再加上肿瘤体积往往较小,常位于肾实质内部,所以CT扫描往往容易漏掉病变。
本例患者起初就是因为瘤体体积小,位于肾脏皮质外侧,形似囊肿,造成漏诊。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高度怀疑肾素瘤的患者,应仔细阅读CT图像,必要时完善薄层增强CT扫描,避免漏诊。
在本病例中,采用分侧肾静脉取血进一步明确肿物的性质,发现瘤体侧肾脏大量分泌肾素,进一步证实了初步诊断。

最终患者接受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侧肾脏肿物切除术。术中可见右肾上极肾脏表面一灰白色似珍珠样肿物(图 1),手术成功剔除。病理报告:标本组织呈灰黄色,肿瘤组织呈束状排列,瘤细胞呈梭形(图 2)。

瘤体切除当天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第6天:肾素0.03 ng/(ml·h),血管紧张素74.14 pg/ml,醛固酮12.45 ng/dl,血钾4.28 mmol/L。
来源:熊洪亮,林双泉,董一飞,等. 隐形的“毒珍珠 ”——儿童肾素瘤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5: 1229-123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JAMA子刊研究称,健康靠“自我感觉”不靠谱;平时身体贼好,也会突发心脏病或中风
有些人会纳闷,自己平时身体挺好的,很注意饮食,运动规律,也不吸烟,怎么就得了心脏病或中风了呢?近期JAMA子刊一项研究称,自己认为很“健康”,但实际上可能不是那么回事儿。研究发现,在认为自己身体极好者中,约10%已有亚临床心血管病,但没有症状。这些人发生心脏病或脑卒中的风险较高。因此,自我感觉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26:04
0000阜外医院123例换瓣术后瓣周漏分析,两大重要原因值得警惕
阜外医院王浩、赵星等研究提示有临床意义的瓣周漏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重要并发症,手术技术原因所致相对较少,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非特异性血管炎是其重要原因。研究发现,瓣周漏患者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可见舒张期源于人工瓣瓣周的反流信号,部分二维超声可见人工瓣缝合环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裂隙。新疆学者发文称,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介入术后三联根除治疗可减少消化道出血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在我刊发文称,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增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如采取Hp根除治疗可显著降低出血风险。局麻、不开胸,也可换主动脉瓣!阜外医院吴永健团队极简TAVR经验
以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不开胸换主动脉瓣)是在全麻下进行的,随着临床经验增加和介入技术进步,减少有创操作和简化流程的极简式TAVR理念越来越引起关注。目前国内外TAVR的麻醉方式以局麻镇静为主,个别采用清醒镇静的监护性麻醉。阜外医院吴永健、赵杰团队报告,在单纯局麻下进行TAVR是安全、可行的,是局麻镇静TAVR的进一步简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超20种慢病与脑萎缩有关!广东学者柳叶刀子刊研究
4月28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何明光等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首次发现,20多种疾病与脑萎缩有关,除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已知的痴呆危险因素,房颤、心衰、外周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炎症性肠病、白内障、青光眼、直肠癌、乳腺癌、精神分裂症、饮酒问题、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也与脑萎缩独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