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准分子激光鞘拔出起搏器电极安全可靠(北大人民医院157例经验)
准分子激光鞘电极拔除系统于2015年进入我国,这种系统拔除效果如何?
7例心包填塞患者中, 5例属于严重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及导线拔除术后需开胸修复瓣膜),包括 4 例紧急开胸进行心脏修补,1 例 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发现三尖瓣脱垂、三尖瓣重度反流而行外科手术;2 例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1 例于导线拔除术后第 14 天死亡。
研究者指出,电极拔除需要有强大的心外科作为后盾。对植入侧静脉狭窄、植入导线时间较长、需要拔除的导线数目较多时,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拔除工具,拔除时间和风险均相应增加。
共拔除导线288根,其中右心房电极导线102根(35.42%),右心室电极导线112根(38.89%),除颤电极导线59根(20.49%),冠状窦电极导线 15 根(5.21%);电极导线平均植入时间为(108.79±85.72)个月。
研究者指出,首次植入即发生囊袋感染的患者 57 例,占比 36.31%,提示国内心律装置的植入仍存在诸多问题。在临床植入及更换起搏器时均应当做好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这项研究中,157例患者平均年龄(65.28±15.38)岁,其中男性 94 例(59.87%)。
该研究中,25 例患者需联合其他导线拔除工具拔除电极导线,这些患者经肘正中静脉造影均发现植入侧静脉存在狭窄或闭塞,且植入时间较长,平均为(117.90±89.56)个月,激光鞘推进困难。
研究者根据美国心律学会 2017 年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专家共识定义了电极导线拔除手术成功及并发症。
其中147例(93.63%)无任何并发症,余者7 例(4.46%)患者出现心包填塞。
就准分子激光鞘拔除电极导线而言,还需在拔除工具齐全、经验丰富、设备齐全的杂交手术室进行,同时需要麻醉科、心外科应急体系保驾护航,缺乏专项培训的中心应谨慎开展。
随着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植入量的增加,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长,这里就存在电极导线拔除的问题。
2 例患者联合 Evolution 机械鞘分离静脉粘连组织后成功拔除,21 例经上腔静脉途径不能完全拔除植入导线,应用下腔装置 Snare 成功拔除导线,其中 3 例患者应用 Snare 分离右心房导线出现右心耳穿孔,紧急开胸进行修补。
157 例患者中,电极导线最主要的拔除原因为囊袋感染(81.53%),其次是电极故障(12.74%)、菌血症(2.55%)、感染性心内膜炎(2.55%)、患者自觉不适要求拔除电极(0.64%)。
研究者总结,电极拔除的成功率与安全性是由电极植入时间、电极固定方式、拔除工具、术者经验以及心脏破裂等并发症紧急处理能力共同决定的。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昃峰、王硕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准分子激光鞘电极拔除系统拔除效果尚可,成功率和安全性都较高。
结果显示, 153例(97.45%)患者的导线成功拔除,拔除术后电极头端残留 4 例(2.55%),残端均小于 4 cm。
这项研究共对157例患者的电极导线进行了拔除。
右冠搭桥使用桡动脉影响早期桥血管血流?北大人民医院研究
右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策略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难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彧等研究提示,移植于右冠状动脉主干和序贯吻合桥可能提高桥血管流量,而桡动脉桥则提示术后早期桥血管显影不佳。研究者表示,右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高,其旁路移植方式应综合考虑病变部位、特点、靶血管条件、术中显露等因素,制订个体化的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策略。新证据!强效他汀治疗可降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死亡和截肢风险
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建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应该启动强效他汀治疗,但外周动脉疾病是个例外,证据质量较低。但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提示,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在确诊时就开始应用他汀尤其强效他汀,可显著降低死亡和截肢风险。我国房颤伴脑梗患者,出院时仅四成抗凝!王拥军等1430家医院分析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等发表在JAMA网络开放子刊上的一项多中心质量改善研究显示,在我国入院时合并房颤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不足1/5应用口服抗凝药,出院时也仅41%处方了口服抗凝药。研究者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房颤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的应用率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主要是因为华法林应用增加,而非新型口服抗凝药。远离肾病,有六招!超270万人分析
肾病是常见病,平日里怎样预防可以让自己的肾更健康?近日,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学者对100余项研究270万余人进行的研究发现,多吃蔬菜、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水平、适量饮酒、限制钠盐饮食、戒烟均有助于降低慢性肾病风险。研究显示:多吃蔬菜可降低21%的慢性肾病风险;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可降低22%的风险;增加体力活动水平可降低18%的风险;赵水平建议我国调脂原则:极高危患者强化降脂,中危患者中等强度降脂,必要时联合用药
10月13日,在第六届阿斯利康心血管高峰论坛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指出适于我国人群调制治疗原则:对于极高危患者需强化降脂,而对于广大中危患者中等强度降脂或为最佳选择,必要时联合用药。赵教授指出,最近公布的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再次传递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一点更好的理念,中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整体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