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跨步蹲,可以消除大腿内侧赘肉,但其中的讲究也不少
大腿内侧的赘肉过多,不仅影响整个腿部的美观,而且还给生活带来不便,让人这样烦恼的两块顽固赘肉到底是怎样来的?

来源之一:平时缺少运动的习惯,大腿内侧缺乏锻炼
有些人平时就不爱运动,而且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长期久坐,使体内摄入的多余热量不能排出体外,大腿内侧因为容易堆积脂肪,所以造成大腿变粗的情况。
来源之二:走路姿势造成的
有些人在走路的时候,喜欢用脚尖走路,造成大腿根部用力过少,使此处的热量不能通过运动排出体外,所以造成赘肉过多。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减脂运动有游泳、骑自行车、跳绳、跑步等,侧跨步蹲练习也是大家常用的一个动作,朋友们都知道它对消除赘肉有很大的帮助,但其中的动作细节掌握应该很陌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1、当腿跨出的时候,膝关节和脚尖一定要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样就增大了受力面积,减轻了膝盖受到的压力,保护膝盖受伤。

2、将臀部尽量向身体后方推出,让身体的重心落在脚跟和臀部的位置,这样不但增大了臀部的发力感,而且身体也会更加稳定。
3、被拉长的腿,不能随便放置,注意膝关节不要朝内侧方向,这样就会使内侧韧带受到的压力增大,长期训练,就会造成劳损和受伤,正确的做法应是让大腿骨向外旋转,让膝盖和小腿成一条直线,这样就能避免膝盖的受伤。

根据负重的不同,推荐几个侧跨步的锻炼方式,大家在平时的练腿训练中,加入其中,效果一定会很好。
第一:标准徒手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一只脚宽,双臂屈肘在胸前握拳,保持身体稳定。
右脚先行右侧迈一大步,使双腿稍微屈膝,使右腿变弓步,脚尖和膝盖在同一个方向,左腿伸直,膝盖向外旋转,身体做下蹲动作,最低点保持1秒,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内侧肌肉,然后站直身体,双脚还原,建议训练强度左右各做4组,每组做20次。
第二:踏板原地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保持宽距(大约2个肩宽),双臂屈肘双手保持重叠,前臂几乎与地面平行,然后移动重心,使双腿变成侧向弓步,屈膝腿的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另一条腿伸直膝盖外展,蹲到最低点,保持动作1秒,大腿内侧肌肉有很强的拉伸和收缩感,还原换腿练习,建议各做3组,每组各做15-20次的练习。
第三:药球侧向跨步蹲

身体自然站立,脚距有一只脚距离,双手抱球放在胸前,运动时,身体向侧面跨步下蹲,同时药球向前举出,双臂打直,屈膝腿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伸直腿膝盖外展,顶峰点保持1秒,然后身体还原,回到起点,建议各做3组,每组做10-15次的练习。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都清楚如何正确来做侧向跨步蹲,希望从以上3个细节出发,减少运动给膝盖带来的伤害,把动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极限。
阜外医院研究:预测扩心病心衰患者死亡有三大指标
阜外医院孙兴国、杨洁等研究提示,对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衰患者患者如出现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QRS时限>120ms则死亡风险增加。研究者指出,心电图异常对扩心病致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有预测意义,独立预测因子为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QRS时限。心房颤动使DCM致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倍。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则使这类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近3倍。阜外医院李建军等提出他汀不耐受新定义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官网曾称他汀有六大谣言。其中之一是:吃他汀不良反应大,得不偿失。其实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他汀安全性声明,指出他汀不良反应风险很低,其获益远大于风险。他汀引起的肌肉损害和肝毒性最常见,但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不足千分之一,肝毒性风险约万分之一。对于很多患者所说的肌痛,声明指出,中老年人肌肉酸痛原因会有很多,把账都算到他汀“头上”不合理。杨进刚阜外2023-09-08 09:11:22
0000水果蔬菜是肾病患者的“良药”:常吃可改善血压并削减近半降压药费用
近日,在2016年AHA高血压年会上报告的一项随访5年的研究为慢性肾病患者传来福音:长期多食水果蔬菜,有助于改善血压,并削减近半降压药费用。慢性肾病患者往往由于不能完全排除体内酸性代谢产物,而伴有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是介导慢性肾病进展的因素之一,而蔬菜水果却有缓解代谢性酸中毒的功用。不过这项研究发现的是果蔬缓解代谢性酸中毒之外的惊喜。ACCORD研究最新数据显示, 糖尿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增加心血管风险
Hypertention发表ACCORD研究最新分析数据显示,不管有无基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均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而且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本研究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46%。合并冠心病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