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程长(该启动SGLT2i防心衰,ACC官网文章)
糖尿病病程长是个“老”风险因素了,佛明翰心脏研究的一项分析发现,在调整共存因素后,糖尿病病程每增加 10 年,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1.38 倍。
为了管好糖尿病患者的心衰问题,相关指南也与时俱进,从严格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发展到当前推荐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应用SGLT2i 以预防心衰住院。
文章指出,就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的各种心血管疾病而言,心衰比心梗和脑卒中更常见,且预防心衰的方法乏善可陈。
其中糖尿病病程与心衰风险的相关性,在非裔、女性、糖化血红蛋白 ≥ 7% 或体重指数 ≥ 30 kg/m2 的患者中最为显著。
不过SGLT2i虽好,但目前使用率并不高。

指南变迁是基于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那些研究显示,SGLT2i可将高危糖尿病患者心衰事件相对风险降低27%~39%。
文章指出,尽管控制好血压和其他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都很重要,但从中识别心衰风险尤其高的糖尿病患者或更具成本效益。
最为糟糕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心衰,其预后与许多癌症5年生存率差不多,约50%,此外,还需要大掏腰包跑医院。
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很是火爆,连心脏病学泰斗Braunwald都称之为是21世纪的“他汀”。
同样,CRONOS-ADM注册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较长与冠心病患病率、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关。
总之,作者认为,糖尿病病程是考虑启动SGLT2i治疗成本获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1] Siddiqi TJ, et al. Duration of Diabetes and Risk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 Using the Past to Predict the Future. ACC. Dec 01, 2021
之前很多研究心衰事件风险评分,以识别启动SGLT2i治疗最具临床好处的糖尿病患者亚组人群。
一项对27万余人进行的观察性研究表明,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白蛋白尿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有助于减低糖尿病患者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却未能降低心衰的发生风险。
而且,即使糖尿病患者将上述风险因素很好控制,但其心衰住院风险依然要比无糖尿病者高45%。
来源:
而一项ARIC研究的最新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越长,心衰风险越高,得糖尿病年头每增加5年,心衰风险就增加17%。其中糖尿病病程≥15 年的患者风险心衰最高,增加了182%的风险。
但作者认为,这些风险评分多考虑了心衰事件风险因素增加的多个因素,但缺了点东西:糖尿病病程。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官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如何将这块“好钢”更好用到“刀刃”上。
Stroke杂志刊登限盐中国证据:每日吃盐<6克时,卒中风险降低23%
近期,Stroke杂志刊登开滦研究最新结果显示,盐摄入量越多,卒中风险越高,而降低盐摄入量可显著降低卒中发病风险,尤其是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研究采用比例风险模型评价盐摄入量变化对77605人2010~2015年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盐的摄入采用主观评价法,高水平盐摄入量定义为每日盐摄入量大于10g,中等水平盐摄入量定义为每日盐摄入量6~9g,低水平盐摄入量定义为每日盐摄入量<6g。NSTEMI心脏骤停,或无需急诊造影?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201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对于所有ST段抬高的患者以及无ST段抬高患者,但血流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疑似心血管病变的患者,建议紧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发表研究称,在无ST段抬高的心脏骤停患者中,进行紧急血管造影并没有降低30天内全因死亡风险。荆志成:阜外医院处理急性肺栓塞的十大经验
急性肺栓塞有较高的发病率和隐匿致死性,专科医院是如何处理的?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中心荆志成等就谈了一下实战经验。1.伴随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的可疑急性肺栓塞,死亡危险非常高。高危特征包括出现收缩压<90mmHg或下降≥40mmHg,且持续超过15min的持续性低血压时。刷牙有5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除了保持牙齿健康,刷牙还有以下几个意想不到的益处。1、缓解压力现代生活,压力无处不在。工作压力山大;回家后上有老,下有小。但有研究发现,重压之人龋齿发生率高。但究竟是压力恶化口腔卫生,还是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炎症,加重精神紧张还不得而知。但琢磨一下,离开办公桌,去刷刷牙,权当休息,是不是也是一种休息?2、改善糖尿病病情燕达医院报告房颤一站式杂交数据,持续性房颤一年随访成功率68%
河北燕达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刘兴鹏等报告了单中心连续22例持续性房颤一站式杂交消融手术(经导管心内膜消融联合经胸腔镜途径心外膜消融的术式)的安全性和随访结果:该术式总体上较为安全,1年随访的结果较为满意,且对持续性房颤的维持机制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