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糖尿病(是发生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中国3B研究)
几乎所有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属于极高危或高危人群;男士和女士中分别有71.3%和60.5%属于极高危人群。
极高危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8岁,平均糖尿病病程为9年,62.7%超重或肥胖,40.1%的患者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78.9%有3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危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4岁,平均糖尿病病程为14.4年,45.9%超重或肥胖,1/3的患者有1个心血管危险因素,2/3的患者有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该分析一共纳入25 41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9年欧洲指南,心血管极高危、高危、中危患者分别占65.6%、7.5%、0.6%,
高危人群定义为糖尿病病程≥10年,无靶器官损害,存在任何一个额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从不考虑为低危人群,即至少为中危。
来源: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ic pati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a. Chin Med J (Engl), 2021 Oct 19.
根据2019年欧洲指南,极高危人群定义为已有心血管病,或其他靶器官损害,或至少有3个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
中危人群为年龄<50岁且病程<10年,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中,58.7%属于极高危人群;肥胖患者中,89.6%属于极高危人群。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一项基于中国心脏代谢注册登记3B研究的新分析显示,根据相关指南,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近2/3属于心血管极高危人群,心血管高危和极高危者占近3/4。
在该研究中,26.4%的患者属于心血管风险不明确人群,这些患者病程较短,有1~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者指出,这些糖尿病患者需要进一步归类,尤其是相对年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其余26.4%不能归为任何一种心血管风险类型,即属于风险不明确人群。
研究者发现,在不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中,上述各种心血管风险类型患者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差别。
中危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为3.1年。
血压正常但心率快,也有风险!PURE中国队列分析
心率快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在很多研究中得以证实。近日,PURE研究中国队列发现,在血压正常者中,心率与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关联程度强于高血压人群。在血压正常的人群中,心率快不仅与心血管死亡相关,还与心肌梗死相关,尤其是心率高于82.5次/分的人群。研究者提醒,在正常血压人群中,心率快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指标。血压正常者的心率监测应与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监测同等重要,以尽早识别高危人群。中国青少年车祸死亡居首位,饮酒是最重要危险因素
青少年之殇,最让人心痛。近期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马军、徐荣彬等应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青少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5年我国10~19岁青少年死亡人数为63258例,男生居多占68.8%。其中道路伤害、溺水和白血病是前三位青少年致死原因,第四位是自杀(表1)。表12015年导致中国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0:02:14
0000JACC刊登安贞医院2万人随访20年研究,中青年血压130-139/80-89 mmHg者心血管事件明显升高,但>60岁者未增加
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将130-139/80-89mmHg定义为1级高血压。北京安贞医院齐玥、赵冬和刘静等分析了中国多省21441例≥35岁没有心血管疾病居民随访超过2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居民1级高血压占25.8%。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53:05
0000心衰时补充微量元素,证据充足吗?综述和专家观点不一致
2月9日,《内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综述指出,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补充微量营养素,尤其是联合补充辅酶Q10、锌、铜、硒、铁,可能是改善心肌功能的一种潜在策略。作者指出,目前针对心衰的治疗不能消除其疾病负担,因此亟需找到新的心衰防治方法。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6:30:49
0000美研究显示,经常加班,43%的人会得心脑血管病
近期一项发表在《美国工业医学杂志》上研究显示,持续加班有损健康。这里的加班标准是每周超出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研究者发现,每周工作61~70个小时会增加42%的冠心病风险,而每周工作71~80个小时则风险增至63%。加班危害心血管的研究也不止这一项了。之前对一项对1900余人进行的研究表明,长期常年加班工作的人有43%得了心绞痛、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梗、高血压以及卒中等相关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