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抗凝可防痴呆(南京学者近8万患者分析)
这项研究共纳入14项研究797 851例心房颤动患者。
很多研究都发现房颤会增加痴呆风险,比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学者研究就发现,高达40%的房颤患者存在血管性痴呆。不过抗凝治疗到底是能预防痴呆还是因可能增加脑微出血风险而增加痴呆?阿司匹林管用吗?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葛卫红、回翔等对14项中外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给予合理抗凝治疗,维持较高治疗窗内时间(TTR)有助于预防、延缓房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的发生。
此外,还有两项研究7065例患者中进行的分析显示,TTR≤25%较TTR>75%者增加2.02倍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发生风险。
研究者强调,定期复查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合理调整剂量以维持较高的TTR,不仅有效预防脑卒中、血栓或出血事件的发生,还是房颤合并痴呆的有效保护因素。
[2]回翔,范晴晴,徐航,等.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发生影响的 Meta 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29: 1103-1109.
来源:
还有两项研究共449360例房颤结果表明,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疗效相似。
研究显示,与不接受抗凝治疗或仅服用阿司匹林相比,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可降低26%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发生风险。
就华法林而言,共分析了5项336977例患者。研究显示,与不服用华法林相比,服用者可显著降低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1]许广莉,高秉仁,林欣,等. 住院心房颤动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994.
0000
相关推荐
JAMA刊登美国预防工作组文章:正常人补钙或维生素D不能预防骨折,反而增加肾结石风险
近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JAMA发表文章指出对于没有维生素D缺乏症、骨质疏松症或骨折史的人来讲,补钙或者补充维生素D均不能预防骨折,反而会增加肾结石风险。USPSTF表示,目前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补充<400IU/d的维生素D和<1000mg/d的钙补充剂并不会预防绝经后妇女骨折的发生。心梗但无危险因素,预后更差吗?中美研究结论不一致
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利于改善心血管预后,然而,相当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没有这些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据先前的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在11%~27%。近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最新分析发,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率高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处方率总体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6:15:58
0000得不得糖尿病,先看体重,别怪遗传!ESC年会44万人分析
一个人得不得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影响大,还是遗传影响大?在欧洲心脏病学2020年年会上,英国剑桥大学和意大利米兰大学的研究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带来了答案:体重影响大,减重有助于预防或逆转糖尿病。这项研究共纳入44万人,平均年龄57.2岁。然后被随访至平均年龄65.2岁,期间共31298人患糖尿病。研究者还用690万个基因评估了糖尿病遗传风险。并根据遗传风险高低和体重指数大小分别分了5个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血压波动加速认知功能障碍,而非血压数值
近日,发表于《Hypertension》杂志的研究显示,对于55~64岁人群,长期血压变异性较大会加速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者表示,血压变异性大提示血流不稳定,血压波动过大会导致血管炎症及功能损伤。这会导致引起大脑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评价TAVR瓣中瓣手术效果,超声有重要价值!天津市胸科医院与阜外医院联合研究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置换生物瓣后,部分会发生衰败,出现再狭窄和反流。而衰败后再次手术风险极高,有大量患者因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无法耐受再次开胸手术。天津市胸科医院姜楠等联合阜外医院吴永健团队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外科生物瓣衰败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瓣中瓣(TAVR-VIV)手术是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超声心动图在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及术后随访中均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