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手术效果评估或有新指标(阜外研究)
这项研究共纳入39例接受扩大室间隔切除术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其中男性25例。研究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了左心室壁 18 个节段(前壁、下壁、前室间隔、后壁、后室间隔、侧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应变曲线。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介绍,当前这项研究显示,随着增厚室壁得以削薄之后,局部心肌的顺应性改善,相对缺血得到缓解,从而心肌收缩后缩短发生率减低,提示局部心肌的主动舒张功能得到了改善。
而接受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心肌收缩后缩短发生率及心肌收缩后应变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其中基底段降低最为明显。
研究显示,39例患者702个左心室壁节段中,在术前有44个节段发生了心肌收缩后缩短,总发生率为6.72%;而在行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有19个节段发生了心肌收缩后缩短,总发生率为2.71%,较术前明显降低。

这提示,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改善。
阜外医院王浩、段福建等进行的研究回答了这些问题:
研究者指出,心肌收缩后缩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舒张早期的主动舒张功能,在常规评估参数敏感度不高的情况下,有望成为评估这类患者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一个全新的、有意义的参数。
心肌收缩后缩短,虽在部分正常人中可见,但仍被认为是心肌功能障碍的标志。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中心肌收缩后缩短发生情况如何,接受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心肌收缩后缩短有无变化?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心肌收缩后缩短是主动脉瓣关闭后于左心室舒张早期出现的心肌缩短,多项研究表明,其发生可敏感反应心肌缺血,以及一定程度上可敏感反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后,缩短发生率及心肌收缩后应变指数增高,以室间隔基底段为著。
来源:段福建,高一鸣,李慧,等.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后缩短的变化规律.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1006-1010.
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或优于药物!JAMA子刊Meta分析
既往研究提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消融来控制心律,均可改善心血管预后。4月28日,发表在JAMA心脏病学子刊上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导管消融可显著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复发和住院。研究者认为,导管消融可考虑作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心理创伤增加中老年女性心脏病风险
有研究显示,心理创伤增加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心理创伤会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这是心脏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他们发现,那些在一生中至少经历三次心理创伤的女性的内皮功能比那些经历心理创伤较少的女性更差。研究纳入了272名绝经或围绝经期女性的数据,均无吸烟。这些受试者的心理创伤事件包括性骚扰、孩子死亡、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或人身伤害。AHA主席大会期间心脏病发作,被置入一枚支架
AHA主席JohnJ.Warner在本届大会第二天早晨突然胸痛,被送到当地的一家医院后,诊为心脏病发作,然后置入了一枚支架。术后Warner恢复良好。他今年52岁。在大会开幕的第一天,即发病的前一天下午,他还进行了大会主席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他称,他父亲和他爷爷都曾接受搭桥手术,他姥爷也因心脏病去世。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4:32:08
0000每天刷牙3次可防糖尿病! 韩国研究称:年轻人有牙周病,更易患糖尿病
近期,韩国一项研究称,多刷牙可能预防糖尿病功效。研究者发现,牙周病和牙齿缺失≥15颗者,糖尿病风险分别增加了9%和21%。而每天刷牙≥3次可降低8%的糖尿病风险。进一步分析显示,刷牙对≤51岁者与≥52岁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51岁者,与每天刷牙≤1次的人相比,刷牙2次糖尿病风险降低了10%,刷牙3次则降低了14%。在≥52岁者,每天刷牙2次没有预防作用,每天刷牙3次糖尿病风险降低7%。午后小睡,老人不“糊涂“!上海学者研究
老了变糊涂?近日一项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学者LinSun等在60岁及以上老人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午后眯一下会让脑子好使点。研究显示,与没有午后小睡的老年人相比,有午后小睡习惯者位置意识、言语流畅性和记忆能力测试中表现更佳。其中原因可能是,午后小睡有助于调节人体炎症反应。不过午后小睡也有“副作用”,研究者发现有午睡习惯者甘油三脂水平更高,可能久坐不动容易让人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