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检测和尸检必不可少(两心律学会联合发布猝死查因专家共识)
6、对于心脏性猝死者或心脏骤停幸存者,如果基因表型已明确,先证者的基因检测要集中在可能的候选基因,同时要对家庭成员进行评估,以识别其中的高危患者。
4、详细调查个人和家族史至关重要,同时要注意晕厥、癫痫发作等先兆症状。
9、心脏骤停幸存者的遗传学检查最好在具有多学科架构的中心进行。
10、对不明原因猝死者和心脏骤停幸存者的家族成员的调查,应包括临床以及基因级联检测。随访和定期重新评估也很重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来源:Stiles MK, Wilde AAM, Abrams DJ, et al. 2020 APHRS/HRS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Decedents with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and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Arrest, and of Their Families. Heart Rhythm. 2020 Oct 13:S1547-5271(20)30953-X. doi: 10.1016/j.hrthm.2020.10.010.
3、重视家庭成员及幸存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适当心理支持。
7、对于心脏性猝死者或心脏骤停幸存者,如果基因表型不明确,针对心律不齐的基因检测或有助于作可靠的诊断。
5、全面尸检是研究不明原因猝死的重要部分。
其中要点如下:
1、心原性猝死(SCD)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了解发生机制,加强公众教育,提供体外自动除颤器(AED)和心肺复苏培训。
近日,亚太心律学会和美国心律学会就不明原因猝死者和心脏骤停者及其亲属的调查,联合发布了一份专家共识。
2、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幸存者和不明原因猝死者,应最大程度给予诊断,基因检测和仔细询问必不可少。
8、对于心脏骤停幸存者的调查,详细的个人和家族史、目击者陈述、体格检查、多次心电图及心脏影像学检查都要咨询到位。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学者研究称:七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伴睡眠呼吸障碍
近期,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三医院数位学者进行的一项Meta研究显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69%伴有睡眠呼吸障碍。研究还发现,在这些睡眠呼吸障碍停患者中,43%为中重度,25%为重度。上述数值中睡眠呼吸障碍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为界值,但即使以AHI>10次/h为界值,患病率也为58%。老年人降压有了中国证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阜外医院蔡军/张伟丽牵头STEP研究
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蔡军教授公布了在中国42个中心进行的STEP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中国60~8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降压目标为110~<130mmHg强化降压,相比130~<150mmHg的标准降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0:46:570000老年人或应每季度筛查一次房颤!王继光等随机对照研究
房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很多人没有症状,因此经常未被诊断,但这种无症状的房颤患者中风和死亡风险也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在症状出现前筛查房颤是有意义的。但对于房颤高风险人群,目前的指南也仅建议机会性筛查,并没有建议广泛系统筛查。有研究发现,采用手持式单导联心电图仪器记录多次心电图,有助于提高房颤检出率,但最佳的监测频率尚不明确。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0:32:300000防心血管病,晚餐要有讲究!哈尔滨学者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重量、质量和主要营养素来源都与心血管病有关,进餐的时机也很关键。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利用2003~2016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中近2.8万人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与早餐相比,晚餐如果吃太多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细粮)和动物蛋白,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而如果晚餐吃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北大医院蹊跷病例:13岁学生一写作业就胸痛,这种病过去曾叫“假性心脏病”
临床如断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雪芹、林曼欣等遇到这样一则蹊跷的病例。患者为13岁女童,4年来胸痛多于日间上课及夜间写作业期间发作,为闷痛,心前区为著,持续数秒不等,可自行缓解,限制活动量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未予诊治,且症状性质无明显变化;而近1个月,发作时可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等。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12: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