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冬高夏低(日高夜低,Heart杂志武汉同济医院研究)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昼夜分布 在该研究中,34.2%的病例发生在冬季,夏季发病率最低,占14.8%。 但不同的夹层分型略有不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冬季发病率最高(35.8%),夏季最低(15.8%);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率高峰在秋季(33.4%)和冬季(32.3%)两季,夏季依然最低(13.7%)。 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状态分组的亚组分析显示,除了女士和年龄<55岁的人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都呈上述规律。 在女士中,凌晨5点左右主动脉夹层发病率最低,而其他人群均是凌晨2~4点发病率最低。 大多数亚组中,主动脉夹层上午发病高峰时间为8:00~10:00,但高血压患者中早晨发病高峰在7:00,年龄>55岁人群发病高峰推迟到了10:40。 大多数亚组中,主动脉夹层下午发病高峰在16:00~17:00,而女士中发病高峰大约在18:29。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主动脉夹层的触发因素,从而更好地预防这一灾难性的急症。 另外,根据主动脉夹层发病的时间生物规律,夜晚吃降压药物或抗凝药物可能更吻合每日生理波动规律,从而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这对于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的人来说很可能有获益。 该研究纳入2048例有典型症状、于2011~2018年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其中45.7%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81%为男士。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4岁,其中56.7%年龄<55岁;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60.3%和1.8%。其中,1517例患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 来源:Chronobiological patterns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n central China. Heart, 14 July 2020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患者临床预后很差,死亡率高达50%左右。因此,了解急性主动脉发病的时间生物规律,可能有助于找出其触发因素并有效预防。 7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魏翔等在Heart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单中心研究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月份和昼夜规律。 总体上,寒冷的冬季(12月)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高峰,而夏季(6月)发病率最低。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季节分布 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在一周内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 在一天当中,夜间2~3点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率最低,上午9:00–10:00是第一个发病小高峰,下午16:00–17:00是第二个发病大高峰。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干预左主干分叉病变后,应常规评估生理性残余缺血!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阜外医院徐波、窦克非团队研究
5月16日,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了阜外医院徐波教授研究团队针对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最新研究成果[1]。该研究的目的是使用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以判断左主干(LM)分叉病变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生理性残余缺血的预后意义。μQFR是全球首个融入了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和分叉病变分析模式的计算冠脉生理学快速分析系统,且支持单体位快速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9:42:12
0000病人救命钱也偷!应城警方追踪半年多将其抓获
极目新闻记者陈勇通讯员汪莎去年9月至今年3月,应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先后发生两起住院病人钱款被盗案。作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民生案件,应城警方高度重视,接警后立即将其列为重点案件全力侦办,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于4月11日将犯罪分子抓获归案。健康号2023-04-15 16:25:260001【ESC2018】揭开舒张性心衰“新面纱”:或是一种微血管病变性质的综合征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也叫舒张性心衰。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它还有另一张“脸”:舒张性心衰是一种微血管病变性质的综合征。近期,在ESC2018上报告的PROMIS-HFpEF研究最新分析表明,202例舒张性心衰患者中有75%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微血管功能障碍定义为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2.5。射血分数保留心衰,EF值会进一步降低吗?兰大一院研究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以左心室向心性肥厚或重构以及舒张功能减退为特征,对于HFpEF心脏结构与功能演变的认识仍然存在争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学者一项研究发现,随病情进展,少部分HFpE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转变为<50%,即转变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或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慢性肾病让脑血管病防治雪上加霜!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共识
近日,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公布了一份慢性肾病和脑血管病的共识文件。共识指出,慢性肾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慢性肾病的患者若发生脑血管病,病情更重,预后更差,且容易发生无症状脑血管病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杨进刚阜外2023-09-16 16:36: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