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杂志刊登CHINA-PEACE最新分析:心梗患者学历影响预后
来自CHINA-PEACE研究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样化、教育水平差异很大的国家,心梗患者的学历水平会影响他们的预后。
研究者发现,在心梗发病1年内,学历低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更高。
与高中、大学或研究生学位相比,小学或小学以下学历的患者1年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高2.4倍。调整后,学历低的患者在心梗后1年的严重不良事件风险是学历高者的1.7倍。
出院后1年内,学历最低组约有10.9%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而学历最高组为4.4%。
1年死亡率随教育程度而显著变化。尤其是,学历最低的患者1年死亡率是学历最高的患者的3倍以上。

图 心梗患者1年严重不良事件的生存曲线
在校正了人口统计学和群体间的共病差异后,低学历者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下降,研究者估计,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在这两个群体的不良结果差异中占很大比例。
研究者还指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出院后可能更擅长自我保健,并寻求更理想的护理。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对健康知识有更好得理解,而且经济条件较好,从而获得更好的后续医疗服务。
研究者建议,未来干预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的目标可以集中在改善出院后护理,并对这些弱势患者进行更严格的随访。
研究分析了53家医院的3369例心梗患者,中位年龄为61岁,23.2%为女性,33.3%为高学历,32.4%为中等学历,34.3%为低学历。
来源:Xiqian Huo, et al. Education level and outcom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ina. Heart. 2019, Heart, ahead of print: [January 19]. doi:10.1136/heartjnl-2018-31375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2018 ESC 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五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的基础检测
7.自主神经功能的基础检测7.1正确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方法及其解释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须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以详尽检测心血管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功能活动,力图确认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是否为晕厥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可以提供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全面评估,因此,对于不同的临床问题,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自主神经功能的测试方法。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1:56:16
0000建议用ABO算出血风险,CVD算血栓风险!亚太慢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共识
近日,亚太心脏病学会发布了关于高危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栓共识。共识指出,慢性冠脉综合征这一定义比“稳定性冠心病”更为准确,体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慢性、渐进性发展。共识认为,亚洲人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其特点,比如与白人相比血栓风险低,而出血风险高,尤其是颅内出血和胃肠道出血。另外关键性研究中纳入的患者例数较少,因此不能常规应用相关国际指南。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7:26:57
0000每天20~30克橄榄油,可防心血管病!西班牙研究
地中海饮食是最健康的饮食模式。含橄榄油是这种传统饮食的主要特征。已有研究证实,富含多酚的初榨橄榄油通过多种机制显示出有心脏保护作用。近日,一项研究证实,橄榄油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和中风风险有关。每天摄入20~30克最佳。初榨橄榄油效果最好。研究纳入了三项西班牙研究队列:AWHS研究、SUN研究和EPIC研究。JACC韩国研究称,有活动性肝病的房颤患者,应用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等抗凝也安全有效
肝病尤其是活动性肝病患者的出血风险高,肝脏对药物的清除和代谢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房颤患者如果合并肝病,应用口服抗凝药时出血风险尤其高,抗凝药物的选择成为关注的热点。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韩国研究提示,在有活动性肝病的房颤患者中,直接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比华法林更安全、更有效。而且,有明显活动性肝病的房颤患者应用直接口服抗凝药也安全、有效。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3:36:35
0002干细胞和数字诊疗设备研发入选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6个试点专项。首批六个试点专项包括,“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七大农作物育种”。“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成为试点专项,标志着我国干细胞研究有望从实验室走向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