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创新三尖瓣处理技术治疗先心病效果好
目前随访未发现三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尚需更长时间的随访。
阜外医院李守军、张本青等研究提示,对于三尖瓣瓣下结构影响内隧道建立的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应用合适的三尖瓣处理技术,能够降低心室内隧道梗阻的发生率,且不会造成三尖瓣反流或狭窄,不会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
本研究所有患儿随访均未发现明显的内隧道梗阻及再次手术,比那些没有进行三尖瓣操作的患儿效果更好。
术中三尖瓣操作包括:圆锥乳头肌转移25 例,隔前交界瓣下腱索转移10 例,隔前交界折叠5 例。
39 例患儿手术成功,1 例(2.5 %)患儿早期死亡,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39 例患儿无早期心室内隧道梗阻和传导阻滞发生。
入组患儿中肺动脉瓣狭窄行跨环补片者15 例,单纯流出道疏通、肺动脉瓣成形者7 例,因肺动脉压力高,室间隔补片开窗者4 例。

来源:张本青,马凯,刘锐,等. 三尖瓣处理技术在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循环杂志,2020, 35: 584-588.
研究连续入组接受双心室矫治并同期进行三尖瓣处理的40 例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患儿。所有患儿均行室间隔缺损至主动脉瓣的内隧道连接,同期进行三尖瓣圆锥乳头肌转移、三尖瓣隔前交界瓣下腱索转移或者隔前交界折叠等技术。
研究者认为所有患儿均需进行圆锥的切除与室间隔缺损扩大,为避免内隧道成角,三尖瓣瓣下结构有遮挡时须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研究者指出,内隧道补片缝合至主动脉瓣下时应紧贴主动脉瓣环缝合,这样可有效避免因右心室肌小梁遮挡而出现的残余分流,心内膜不完整的位置缝合时可加用涤纶条垫片,防止缝线撕脱。三尖瓣瓣下结构的转移处理充分避免了内隧道建立时成角的风险。
0000
相关推荐
肝纤维化程度,也可预测冠脉介入疗效!阜外医院李建军等多中心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肝纤维化评分与各种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有关。阜外医院李建军等联合北京宣武医院、安贞医院学者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对于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来说,肝纤维化评分较高提示预后不良,说明肝纤维化评分可作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择期冠脉介入术前风险分层的新工具。JACC发布类癌心脏病诊断管理共识:类癌是发生于胃肠道但累及全身多器官恶性程度低的肿瘤
目前国际上对类癌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几乎缺如,近期JACC上发布了一项由神经内分泌瘤和心脏病学专家等联合制定的类癌性心脏病诊断和管理的专家共识。什么是类癌?类癌在1808年就被首次描述,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胃肠道,但又涉及全身多数器官,生长较缓慢而恶性程度低的肿瘤。类癌综合征则是由于类癌细胞分泌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所引起的一组复杂症状和体征的症候群。超半数医生不了解原醛!13城市调查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潴钠排钾、容量负荷增加,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高醛固酮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原醛症在人群中并不少见,在高血压患者中患病率达4%~10%。但是近日一项对全国原醛症诊断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国内医生对原醛症诊断知识的掌握尚存在欠缺,对原醛症筛查不足的情况较普遍。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6:51:46
0000FDA批准:倍林达可用于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一级预防
阿斯利康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替卡格雷(倍林达)与阿司匹林合用,以降低没有心肌梗死或卒中病史的冠心病高危患者首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风险。新的适应证的批准基于THEMISⅢ期临床研究的阳性结果。对于患有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每日两次60mg替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3年重大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降低了10%。哈佛医学院万人研究显示,偏头痛者术后中风风险增高近两倍,应纳入术前中风风险评估
美国哈佛医学院学者在1万余接受各种手术患者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偏头痛会显著增加术后中风风险,尤其是发作前有闪光的偏头痛患者。“偏头痛在人群中较为多见,重视偏头痛相关围手术期缺血性中风风险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研究者表示。研究者强调,应该在手术前将偏头痛纳入个体中风风险评估中去,“临床医生应该知晓这种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传统中风风险因素而有偏头痛的患者。”研究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