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根动脉搭桥(可降低再次血管重建风险,美国Meta分析)
来源:
在全因死亡率、心脏死亡率、心肌梗死、大出血方面,单支动脉搭桥术与多支动脉搭桥术无差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认为,血管重建和卒中风险的优势可能会被胸骨伤口并发症的高发病率所抵消。
阜外医院也有研究发现,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术后平均近5年时,造影或CT复查结果显示,桡动脉桥血管通畅率为83.6%,显著高于大隐静脉桥血管的62.3%。
多支动脉搭桥术的胸骨创伤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支动脉搭桥术(2.9% vs. 1.7%,RR=1.75)。
研究人员评估了10项比较单支动脉搭桥术与多支动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Meta分析的患者6392例,平均年龄为56-75岁,平均随访4年。
[2] 沈刘忠,胡盛寿,刘盛,等. 桡动脉桥在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529-534.
近期一项Meta分析显示,多支动脉搭桥术与单支动脉搭桥术相比,没有生存优势,胸骨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但降低了再次血管重建和卒中风险。
[1] Meta-analysis Comparing Multiple Arterial Grafts versus Single Arterial Graft for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Bypass Grafting. Am J Cardiol.Published:June 15, 2020.
排除其中一项混杂研究后,多支动脉搭桥术的再次血运重建风险低于单支动脉搭桥术(RR= 0.63),脑卒中发生率也低于单支动脉搭桥术(2.9% vs. 3.9%,RR =0.74)。
0001
相关推荐
重医二医院调查:半数住院房颤患者不知道房颤有中风危险,1/4认为胸痛、心慌是早期中风症状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中风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Framingham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比普通人增加5倍,而且年纪越大,风险越高。然而,大众对于房颤的这一危害明显缺乏认识。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一项调查发现,在300例住院的房颤患者中,知晓房颤可增加卒中风险的只有131例(43.7%),其余为不知道或不确定者(56.3%)。我国六成中老年人有多种疾病!柳叶刀子刊研究
柳叶刀子刊发表我国≥50岁中老年人调查发现,多发病发生率高达61.9%,在贫穷地区更为常见。该研究中的多发疾病包括11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肺病、消化系统疾病、肝病、肾病和关节炎。而且患多发病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54岁的人群中,51.7%存在多发病,7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68.5%存在多发病。JACC子刊: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在体重为755克早产患儿惊艳亮相
近日,在JACC子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的,可用于治疗新生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微创技术较为闪亮。该技术可安全地应用在体重仅为755克,出生后几天的新生儿上。这项技术的开展者之一,美国雪松-西奈心脏研究所的EvanM.Zahn指出,当前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方案不够理想,而且较为复杂。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患者运动时血糖管理十大建议!国际指南
有些心血管病患者因为有糖尿病而不敢活动,主要怕低血糖。为此,英国和加拿大心血管预防和康复协会,国际心血管预防和康复委员会及英国体育与运动科学协会联合发布了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患者关于运动时血糖管理的指南。新指南强调了“安全锻炼”,目的是减少患者康复运动中出现的急性血糖问题。指南主要内容有三:要注意药物之间的可能相互作用;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安排;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需求。Circulation: 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高值者猝死风险高
很多猝死患者,既无心脏病史,也无其他任何不适,到底哪些因素促发其猝死?如何才能更好锚定猝死高危人群?近日发表于Ciruculation上的一项对1万余人随访9年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线索: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高值者心原性猝死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