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仅4成冠心病患者坚持身体活动(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
体力活动对于冠心病患者并非禁忌。这类患者出院后活动情况如何呢?
研究发现,男性、了解体力活动有益于心血管的人、发病前有规律体力活动者、慢性病史以及轻度抑郁者多会坚持活动。
而中重度抑郁、吸烟和常年冠心病者多不怎么进行常规体力活动。
来源:Wang J,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Factors Affecting Its Maintenance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ot Undergoing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J Cardiovasc Nurs. 2020; 10.1097/JCN.000000000000069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认为,要加强针对冠心病患者关于体力活动有益于心血管的患者教育以促使这类患者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研究还发现,常活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较好,就诊和因心脏原因再入院率较低,活动能力也较好。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王建辉等调查了1162例冠心病患者出院1年后的活动情况,发现仅40%常规进行身体活动,主要是步行。
该研究中,37%的患者没有坚持规律的体力活动的意愿。
0000
相关推荐
早年坏胆固醇高,中年冠脉钙化风险高!芬兰28年随访研究
1月27日,JAMA心脏病学子刊发表的一项随访超28年的芬兰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青少年时期(12~18岁)、成年早期(21~30岁)还是中年时期(33~45),坏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均与中年时期冠脉钙化有关,其中青少年时期坏胆固醇升高的危害最大。阜外医院杨跃进等CAMI研究新数据:非ST段抬高心梗症状往往不典型,院前延误更常见
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研究团队发表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最新分析结果显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症状存在较大差别。守护时光 健康同行 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开展健康义诊进大学活动
近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开展了“爱传万家守护时光”义诊进大学活动,邀请三甲医院的专家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义诊、健康知识科普服务。健康号2023-04-18 10:02:350001阜外医院袁晋青等研究称,尿酸水平不影响氯吡格雷疗效
阜外医院袁晋青、蒋萍等研究提示,尿酸水平不影响PCI后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血小板高反应性与远期出血风险降低相关。研究纳入患者6784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0724例。高尿酸血症定义为男性血尿酸>7mg/dl,女性>6mg/dl。血小板高反应性定义为血栓弹力图腺苷二磷酸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47mm。301医院研究发现:六成老年男性有餐后低血压,但多无症状
近期,301医院研究者发现,我国>65岁老年男性人群中,餐后低血压发生率达59.3%。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人的餐后低血压发生率(63.4%)高于65~80岁人群(54.6%)。本研究中,出现餐后低血压者的血压多降低20~40mmHg,大于80岁的老年人餐后血压最高可降低90mmHg。研究者发现,餐后低血压一般会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时发生,多会持续半小时至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