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最新Meta分析(ACEI显著降低心梗风险28,优于其他种类降压药)

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3]Effect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on All-Cause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Death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 JAMA Intern Med, 2014, 174(5): 773-785.
(3)在降低脑卒中风险方面,与安慰剂相比,ACEI、二氢吡啶类CCB、β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降幅分别为34%、39%、20%、31%、37%。
[1]Comparis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Users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Antihypertension Medic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JAMA Netw Open, 2020, 3(2): e1921618.
这项最新的Meta分析还显示,ACEI、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在降低总心血管事件(降幅约30%)、心血管死亡(降幅约20%)、脑卒中(降幅约35%)风险等方面效果相似,而利尿剂似乎是预防血运重建的最佳药物。
因此,他们认为,高危人群在选择RAAS抑制剂时,应优选ACEI。
2014年我国浙江学者发表在JAMA内科学子刊上的一项包含35项随机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也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ACEI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幅分别为13%、17%、14%),其中心肌梗死风险降幅达21%,但ARB对这些事件无明显预防作用。

这一结果与近期意大利比萨大学临床和实验医学系的Stefano Taddei教授发表的文章观点一致。Taddei在文章中指出,在预防心肌梗死和总死亡率方面,ACEI远远优于ARB。
收缩压每降低10 mmHg,心血管死亡、脑卒中、总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降低13%、17%、14%。舒张压每降低5 mmHg,上述事件发生风险分别降低14%、20%、16%,证实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血压降低均能带来获益。
2017年,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徐大春等开展的一项包含38项随机对照研究、近5万人的Meta分析提示,在心衰患者中,ACEI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降幅分别为11%和14%),而ARB在这些方面无明显益处。
(1)在降低总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与安慰剂相比,ACEI、二氢吡啶类CCB、β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降幅分别为29%、27%、17%、21%、27%。
[5]The Divergent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eath. Prog Cardiovasc Dis, 2016, 58(5): 473-482.
来源:
[6] Impact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Statins on Viral Pneumonia.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18, 31(4): 419-423.
ARB阻断血管紧张素1型(AT1)受体,导致血管紧张素Ⅱ与AT2受体过度结合,AT2受体的过度激活后或会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导致斑块不稳定、破裂。
(4)在降低血运重建风险方面,利尿剂效果最明显,降幅为33%。
2017年,加拿大北约克总医院Martin H Strauss等在一篇综述中指出,尽管ACEI和ARB对脑卒中的预防效果相似,但ACEI还能在高风险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血管疾病、慢性心衰等患者中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而ARB未能显示出类似获益。
在降低心肌梗死风险上,与安慰剂组相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效果最佳,ACEI组降幅为28%,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组、β受体阻滞剂组降幅分别为21%、20%,而ARB未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图1 五类常用降压药物对心肌梗死风险的降低效果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ACEI则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不激活AT1-4受体,上调缓激肽和血管紧张素1-7的保护效应,更大程度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2)在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方面,与安慰剂相比,ACEI、二氢吡啶类CCB、ARB、利尿剂降幅依次为20%、20%、15%、22%。
作者认为,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将ACEI作为预防死亡和合并症的一线药物。
[4]Effect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7, 17(1): 257.
[2]Stefano TADDEI. ACE-inhibitor/calcium antagonist combination: is this the first-choice therapy in arterial hypertension? Minerva Medica, 2019, 110(6): 546-554.
近年来的不少Meta分析和综述均显示,在预防心血管事件尤其心肌梗死方面,ACEI相较于ARB有明显优势。
图2 ACEI与ARB对心血管保护的不同作用机制
近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一项覆盖46项随机对照试验、近25万例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网络Meta分析发现:
ACEI和ARB的心血管获益差别,主要在于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血糖正常偏高,还不到糖尿病前期时,心血管风险已增加!英国研究
在目前的指南中,针对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主要是降糖和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缺乏基于证据的心血管病和肾病风险降低策略。5月17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人群患心血管病、慢性肾脏病、心衰的风险已经显著高于血糖正常人群。而且,即便尚处于正常范围内,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人中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也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较低者。中国最大规模房颤调查公布:10年房颤患病率增20倍,相关卒中增13倍
解放军总医院王玉堂等近期一项研究发现,从2001年~2012年,我国年龄≥20岁居民房颤患病率大幅上涨,由2001年的0.01%升至0.2%,10年间升高了20倍。研究还发现,房颤相关卒中10年升高了13倍,房颤相关卒中由2001年的0.01%增加至1.3%,该研究使用了一个我国西南地区的1千万人的医保数据库,最终纳入471446名居民,1237例房颤患者,其中新发921例房颤。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1:46:40
0000老年人舒张压70~80 mmHg最合适!广东省医冯颖青等研究称:此范围内脑卒中风险最低
对于≥60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低一点更能预防脑卒中?近日,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这部分患者舒张压或控制在70~80mmHg最适宜,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患者脑卒中风险均会增加。研究显示,与舒张压控制在70~79.9mmHg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舒张压<70mmHg增加32%的脑卒中风险;80~89.9mmHg增加50%的脑卒中风险;英科学家称,治疗哮喘的抗过敏药可能有抗栓效果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非常危险但可预防的疾病,但目前应用的抗栓药物有出血风险。近期,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和花粉症的肥大细胞抑制剂(例如西替利嗪)可能也有抗栓作用。这意味着,通过作用于免疫系统的抗过敏药如果用来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并不会破坏血液凝固系统,因此不用担心出血并发症。坏胆固醇高致8%我国居民死亡!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研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又称坏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发现,LDL-C升高是全球第5位死亡危险因素,是中国居民死亡的第6位危险因素。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的数据估算,2017年我国归因于高LDL-C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25%,高于全球水平(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