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杨艳敏等总结ST段抬高心肌炎的患者特征:核磁可见斑片状延迟强化,及时诊治者预后良好
临床上常见一类病人,就是心电图ST段抬高,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有些患者最终诊断为心肌炎。这类病人可称为类似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样的心肌炎。
近日,阜外医院杨艳敏教授、吴双等在Medicine杂志上总结了18例入院初步诊断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但经冠脉影像学检查除外冠心病,最终诊断为急性心肌炎的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17名为男性。
其中,17例人有存在类流感前驱症状,心脏磁共振检查显示,13例患者存在心外膜下延迟强化,并呈多发散在分布,这与冠心病表现不同。

图 两例患者的心脏核磁共振结果,可见斑片状的延迟强化
所有人存在炎症标志物的升高,尤其是高敏C反应蛋白,18人的平均值达到了10.2 mg/dL。
3人呈暴发性心肌炎经过,入院时射血分数不到45%,但接受了更加积极的治疗。患者的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

图 患者出院时的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
18例患者中仅2例使用了激素治疗。
出院时全部患者的心功能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在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内,没有发生心功能不全、心脏移植或死亡。
作者称,这类患者的主要特点是年轻,危险因素较少,临床上有感染过程,化验室可见炎性指标明显升高,总体而言,预后良好。
来源:Wu S, Yang YM, Zhu J,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tis mimicking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alysis of a case series. Medicine. 2017; 96:e686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图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0001
相关推荐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研究:超声引导介入封堵儿童房缺安全有效
目前,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获得广泛认同。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心外二科研究者发表研究称,该项新技术在儿童房缺患者同样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于合并其他畸形的非单纯性的先天性房缺。该中心开展的34例无放射线单纯超声引导的经皮房缺封堵术均一次性获得封堵成功。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2:08
0001心脏术后肌钙蛋白升高超200倍,才有预测30天死亡价值!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项国际前瞻性研究发现,常规心脏手术后若心肌肌钙蛋白大幅升高,可作为预测心脏手术患者死亡风险的重要新指标。目前,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梗和心肌损伤的定义,心肌肌钙蛋白升高阈值水平差异很大(从参考上限的10倍到>70倍)。比如,阜外医院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心脏搭桥术后48小时内,如果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较术前升高>130倍,可作为术后30天死亡的预测界值。血脂异常,出现在心梗前20~35年!挪威42年随访研究
目前认为,血脂异常的动脉粥样硬化效应是终生累积的,可导致心梗发生。7月14日,来自挪威的一项随访长达42年的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平均水平相比,男士和女士在心梗发生前20~35年就开始出现血脂异常(不利血脂水平,定义为与人群平均值的偏差,与临床推荐水平无关)。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强调了监测一生中各年龄段血脂水平的必要性。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4:24:30
0000【幼年压力大,长大要伤悲】儿童压力与成年心脏病有关
美国压力研究所称,60%左右的疾病与压力有关。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期如果承受较大的压力,成年后罹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显示,相比年幼时承受较小压力的孩子,年幼时承受较大压力的孩子成年后罹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均明显增高。幼年时承受压力较大的人,在成年后如果依然承受较大的压力,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Philipp E. Scherer: 挖掘脂肪细胞,或是控制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新路子
一个人长期多食少动,就会变胖,但越胖心血管死亡风险就越高,其中脂肪组织究竟做了什么?在CHC2019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PhilippE.Scherer教授将脂肪细胞“掰开了,揉碎了”阐述了代谢调节对心血管病管理的重要性。他指出,机体代谢的灵活性依赖于脂肪组织的扩张。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7:15:4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