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称(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用螺内酯获益不大)
来源:Hidenori Yaku, et al. Association of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 Use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and Hospital Readmiss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JAMA Netw Open, 2019, 2(6): e195892.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19.5892
既往研究显示,螺内酯、依普利酮等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有助于改善稳定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尤其能提高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的生存率。
根据左室射血分数进行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出院时应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因心衰再入院风险的降低作用也仅见于左室射血分数≥40%(射血分数保留)的患者。
但就单个终点事件而言,尽管出院时应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患者的1年累积因心衰再入院的发生风险降低30%,但1年累积死亡风险并未降低。
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应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患者中,1年累积死亡和因心衰再次入院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没有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患者低19%。
经倾向评分匹配后,该研究最终纳入2068例患者,其平均年龄80岁。
研究者认为,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益处较小。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6月21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上发表的一项日本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住院患者,出院时应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不能降低死亡风险,仅能减少30%的1年心衰再次入院风险。
另外,两类患者的全因住院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称为京都慢性心衰(KCHF)注册登记研究,是一项由内科医师发起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连续纳入3717例因急性失代偿性心衰住院的患者,其中45.1%在出院时应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超半数医生不了解原醛!13城市调查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潴钠排钾、容量负荷增加,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高醛固酮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原醛症在人群中并不少见,在高血压患者中患病率达4%~10%。但是近日一项对全国原醛症诊断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国内医生对原醛症诊断知识的掌握尚存在欠缺,对原醛症筛查不足的情况较普遍。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6:51:46
0000JACC发布类癌心脏病诊断管理共识:类癌是发生于胃肠道但累及全身多器官恶性程度低的肿瘤
目前国际上对类癌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几乎缺如,近期JACC上发布了一项由神经内分泌瘤和心脏病学专家等联合制定的类癌性心脏病诊断和管理的专家共识。什么是类癌?类癌在1808年就被首次描述,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胃肠道,但又涉及全身多数器官,生长较缓慢而恶性程度低的肿瘤。类癌综合征则是由于类癌细胞分泌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所引起的一组复杂症状和体征的症候群。哈佛医学院万人研究显示,偏头痛者术后中风风险增高近两倍,应纳入术前中风风险评估
美国哈佛医学院学者在1万余接受各种手术患者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偏头痛会显著增加术后中风风险,尤其是发作前有闪光的偏头痛患者。“偏头痛在人群中较为多见,重视偏头痛相关围手术期缺血性中风风险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研究者表示。研究者强调,应该在手术前将偏头痛纳入个体中风风险评估中去,“临床医生应该知晓这种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传统中风风险因素而有偏头痛的患者。”研究者指出。肝纤维化程度,也可预测冠脉介入疗效!阜外医院李建军等多中心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肝纤维化评分与各种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有关。阜外医院李建军等联合北京宣武医院、安贞医院学者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对于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来说,肝纤维化评分较高提示预后不良,说明肝纤维化评分可作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择期冠脉介入术前风险分层的新工具。FDA批准:倍林达可用于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一级预防
阿斯利康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替卡格雷(倍林达)与阿司匹林合用,以降低没有心肌梗死或卒中病史的冠心病高危患者首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风险。新的适应证的批准基于THEMISⅢ期临床研究的阳性结果。对于患有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每日两次60mg替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3年重大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降低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