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治(懒病,增3倍活动量,降60,冠心病风险)
我国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学者曾研究发现,养狗可降低60%冠心病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瑞典一项对340万名人追踪12年的研究发现,与不养狗的人相比,养狗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1%,心血管死亡下降15%。
[1] JAMA Cardiol, 2017, 2(12):1349-1358.
养一条狗,或会治“懒病”。
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一份科学声明还表示,拥有宠物,特别是狗,可能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来源:
养狗能养心有很多原因。
[3]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96(13):e6466.
这项表明,养狗的人平均每周会额外花248分钟遛狗,64%的人每周遛狗至少150分钟。
目前指南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强度体力活动,但很多人的运动量都不够,除了没时间,还有个原因就是“懒”。
还有研究表明,与狗在一起,会产生让人愉悦的激素,如狗可促进身体产生“快乐激素”,如催产素、血清素和多巴胺,这有助于遏制压力激素水平。
[2] Sci Rep, 2019, DOI:10.1038/s41598-019-41254-6.
近日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称,养狗的人活动量较大。活动量达标是不养狗者的4倍。而适度的体力活动增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0000
相关推荐
青岛市立医院学者研究称,预测介入治疗CTO后心功能有新指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学者研究提出,微循环阻力指数能够提早且可靠地确定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择期行PCI后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而且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患者中,hs-CRP是预测冠状动脉微循环异常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hs-CRP升高的患者即使是择期开通了闭塞血管,也会出现微循环障碍,提示预后不良。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5:20:11
000071项研究52万例患者分析:癌症患者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有生存获益
近期,阿司匹林在多项研究中纷纷折戟。这些研究显示,对于没有心血管病的人,每日一片阿司匹林并没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延长寿命的作用,反而增加出血和死亡风险。不过,在癌症领域,阿司匹林可能仍占有一席之地。此前已有研究表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癌症。我国女士心血管病预防措施应用不足!Circulation刊登马长生等5万国人调查,或与医保、医生和社会地位有关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杜昕等在Circulation在线发表大规模研究提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情况不理想,尤其是女性居民。点击看全文在47841名居民中,有5454人患心血管疾病,需要二级预防;9532人1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10%,需要一级预防。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26:23
0000阜外医院老年患者“换瓣加搭桥”手术经验:以生物瓣为主,女性和房颤患者并发症多
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均是常见病,有一半的老年主动脉瓣疾病患者(≥65岁)合并冠心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寒松、查正彪等研究提示,这类高危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而且三支病变较多。但这类患者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总体效果令人满意,术后死亡率3.0%,手术近、远期效果比较理想。美国研究称,少年儿童玩电子产品不能超1小时,否则会心理障碍
一项针对4万多名2~17岁少年儿童的研究显示,每天平均观看1小时电子屏幕后,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始恶化。研究者通过美国人口普查局2016年进行的全国儿童健康调查的44734名2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监护人的调查,获取儿童健康方面的信息以及日常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包括平板电脑、电视、游戏、智能手机和电脑。每天不看电子屏幕和看电子屏幕1小时之内的少年儿童相比,心理状况并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