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20万人研究称(大多数人在一生中会患慢性病,糖尿病最常见,吸烟最有害)
这项研究还表明,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往往是最早发生的慢病,这提示应针对年轻人,加强了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如吸烟)和糖尿病(如身体不活动,体重指数)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干预。
然而该研究发现,不饮酒反而与慢性疾病(如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相关。
最常见的是糖尿病(40.9%),其次是慢性阻塞性肺病(32.8%),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6%),冠心病(8.2%),心肌梗死(5.9%)和肺癌(2.6%)。
加拿大一项研究提示,大多数人在一生中会患六种慢性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肺癌、心肌梗死和中风)中的一种,其中糖尿病最常见。而且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早发生的慢病。
研究者分析指出,从相对危险的角度来看,女性的生活方式因素与首次慢性病发病年龄之间的关联程度通常高于男性。
研究者强调,了解生活方式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的很重要,并且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实施改变生活方式行为策略,可带来更大的获益。
吸烟会增加六种慢性病的危害,尤其是当前吸烟与慢病的关联性更强。
这种差异可归因于男性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负担高于女性。
来源:Ryan Ng, et al. Smoking, drinking,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modifiable lifestyle risk factor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age to first chronic disease. Int J Epidemiol, Published: 26 April 2019.
然而,从累积发病率的角度来看,男性的这些疾病的累积发病率更高。
该研究中,生活方式风险因素与特定慢性病的关联性再次被证实,生活方式因素与不同的慢性病具有不同的关联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到70.5岁(2015年世界预期寿命),50.9%的女性和58.1%的男性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死于这六种慢性病之外的疾病的风险极低(3.4%的女性;5.4%的男性)。
总体而言,该队列每100人年有1.98例慢性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2.09 vs 1.90/100人年)。
JAHA:有睡眠呼吸紊乱者置入支架预后差
一项追踪5.6年的日本研究发现,置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如果其伴有睡眠呼吸紊乱,则术后死亡、心衰、心梗以及脑卒中等风险较高。研究显示,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有52.3%伴有睡眠呼吸紊乱,而且伴有睡眠呼吸紊乱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例远远高于无睡眠呼吸紊乱者(21.4%vs7.8%)。整体而言,有睡眠呼吸紊乱者累计无事件生存率显著更低。【ESC公布并同期刊登JACC】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报告华为心脏研究:华为手环可准确发现房颤
解放军总医院牵头牵头的“华为心脏研究”在ESC上发布了一项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技术筛查房颤的研究。研究中,有187912人应用华为智能手环,至少经过14天的监测,发现262位“疑似房颤”患者,最后确诊227人有房颤,准确率达91.6%,之后有80%房颤卒中高危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3:06:47
0000新疆医大一附院学者称,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介入后出血风险
对于心脏介入医生而言,都希望每一位心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能够恢复到最佳健康状态,不过有时候治疗效果就会在幽门螺杆菌上打个折扣。近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定、刘静等进行的研究就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者介入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而积极抗菌治疗有助于降低出血。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4:11:17
0000【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亚洲房颤卒中预防:达比加群优势明显
众所周知,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然而,我国甚至亚洲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却很不乐观,明显不如欧美人群。那么,亚洲房颤患者是否有着与欧美人群不一样的特点?在拥有传统抗凝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今天,怎样的抗凝治疗方案更适合亚洲房颤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5:01:11
0003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钙化有五绝招
一提血管不好,多会想到动脉粥样硬化或钙化。动脉粥样硬化与钙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动脉钙化可以在很小的年龄就可以出现。但不论如何,动脉粥样硬化钙化会缩短人的寿命。怎么干预?教您五招。看看自己的血管相片什么更励志,更能让自己向健康迈步?或许应该把自己的血管造影结果贴在墙上效果会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