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百万人Meta分析称(亚洲正处于吸烟流行早期阶段,未来吸烟相关死亡人数将激增)
研究者指出,亚洲国家的吸烟状况导致未来死亡人数增加与以前的美国类似,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吸烟流行,肺癌死亡率在1990年左右达到顶峰。因为死亡发生的时间间隔大约为30年。

在1920年前出生的人中,吸烟导致12.5%的全因死亡,在1920年出生队列中占21.1%,在1930年及以后出生队列中占到了29.3%。
来源:Jae Jeong Yang, Danxia Yu, Wanqing Wen, et al. Tobacco Smoking and Mortality in Asia:A Pooled Meta-analysis. JAMA Netw Open. 2019, 2(3): e191474.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来自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和印度的20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100万人的汇总荟萃分析显示,亚洲人群尤其是男性吸烟归因死亡率持续上升。
该研究呼吁所有亚洲国家立即采取行动,实施全面的烟草管制政策,包括提高烟草税、实施无烟区法律、禁止烟草广告、要求烟草产品贴警告标签以及提供戒烟帮助。

中国大陆曾经吸烟的男性比例有所上升。在1950年及以后出生的中国男性中,79.4%的城市居民吸烟,74.3%的农村居民吸烟。
作者指出,吸烟对肺癌死亡率的影响大约需要20到30年。
研究中,中国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四项研究。
研究者称,当前亚洲国家正处于吸烟流行的早期阶段,这将导致未来几十年内吸烟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的激增。
研究显示,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烟草控制干预措施可能会对吸烟流行产生影响,因为最近出生队列中的男性吸烟者往往在年轻时戒烟。亚洲富裕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城市在这方面做得比中国农村、印度及其他地方更好。

在20世纪20年代前的队列中,吸烟导致的肺癌死亡率为56.6%,而在1930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中则上升到68.4%。
研究还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吸烟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亚洲女性的吸烟率要低得多。20项队列研究中,女性吸烟者占7.8%,而男性占65.4%。
研究者发现,在亚洲男性吸烟者中,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下降,而每天吸烟量增加。而且吸烟相关死亡明显增加。
研究者表示,在未来几十年中,吸烟将仍然是大多数亚洲国家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除非实施紧急的烟草管制政策,否则亚洲将面临越来越大的与吸烟有关的健康问题的负担。
喝啤酒导致啤酒肚是被诬陷?中国近25万人研究称:任何频率饮酒都可致腹型肥胖
饮酒会让人变胖吗?啤酒比白酒、葡萄酒更容易催生“啤酒肚”?近期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给出了答案。这项对近25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不管每周只有1天饮酒,还是天天饮酒,就饮用频率而言,任何频率饮酒者“肚子大”比例均较高。其中每周有3~5天饮酒的人,全身胖风险较高,“肚子大”风险最高。其中“肚子大”风险在男士增加23%,在女士增加13%。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7:11:07
0000戴N95口罩,危害健康?上海交大医学院研究
三年的疫情使口罩成为我们日常的必需品,N95口罩的病毒防护效果最好,但长期佩戴确实不舒服。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者在JAMA子刊上发表的一项随机交叉研究提示,长时间佩戴N95口罩或对身体有害。但很多研究者对该研究提出了质疑,并不认可该研究的结论。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3:11:56
0002EuroPCR重新定义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理影像学指导的介入治疗走上前台
大家都知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而在近期召开的EuroPCR2018上,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成了热门话题。心绞痛是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症状。此外,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还影响生活质量(QoL),降低耐力,有精神症状、急症冠脉综合征复发住院等。德国诺伊斯医学院Lukas医院MichaelHaude在会上发布了发布了“稳定性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决策的PCR声明”。加强降压和限盐,理想情况下全球可减少1.3亿人死亡!Nature子刊研究
据推算,目前我国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高值人数4.35亿。但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多年来,我国成人高血压控制率仅9.7%~16.8%。表中国不同研究中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全球的高血压控制情况也比较差,大约仅2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了良好控制。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3:46:35
0001新四联治心衰,什么顺序最好?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现在提倡新四联用药,即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β受体阻滞剂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四类药物。但是,这四种药物的启动顺序及滴定,如何为最优?近日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进行的建模分析表明,用药顺序和滴定速度变化变化或更好。这里的滴定顺序(滴定目标是最大耐受剂量,非最大推荐剂量)主要如下:杨进刚阜外2023-09-26 15:15:4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