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子刊研究称(部分心梗患者急诊介入后不需进监护室)
此外,有16.2%的患者由于PCI后并发症而需入住CCU,这些并发症包括心脏骤停(4.1%)、死亡(4.1%)、脑卒中(1%)、休克(9.8%)、呼吸衰竭(6.4%)以及需要接受治疗的高度房室阻滞(4.6%)。
[2] Shavadia JS, et al.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9; doi:10.1016/j.jcin.2019.01.230.
其中那些首次医疗接触到器械治疗时间在61~90分钟或>90分钟的患者中,至少发生一种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前者为15.7%,后者为18.7%,较之60分钟以内者,风险分别增加13%和22%。
来源:
发表在JACC子刊的一项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称,稳定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6%发生并发症,但多于80%的患者却入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接受治疗。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共分析了2011~2014年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胸痛—心肌梗死注册中19507例患者的资料。受试者根据首次医疗接触到器械治疗时间分为三组:60分钟内为早期组(n=4298);61~90分钟内为中期组(n=8737);>90分钟内为晚期组(n=6472)。
研究显示,在简单直接PCI后,82%的患者平均入住CCU 1天。全部患者平均首次医疗接触到器械治疗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device times)为79 min,而且不论这个时间长短,入住CCU率相似,在82%~83%。
述评也指出,鉴于医疗成本的持续上升,有必要优化资源利用率。尽管首次医疗接触到器械治疗时间是STEMI患者重要预后指标,但尚需采用更为全面但易于执行的STEMI患者风险分层方法。
研究者认为,应该改善并识别其中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以更好优化应用CCU。
[1] Prueksaritanond, S, et al.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9; doi:10.1016/j.jcin.2019.02.028.
有癌症,易房颤!韩国82万例患者研究
一项覆盖近82万例癌症患者的韩国全国性研究提示,与一般人群相比,癌症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俗称血癌)、肺癌、食管癌、神经系统癌症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癌症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癌症患者出现房颤的风险比一般人群增加了63%。研究者还发现,不同癌症患者的房颤风险存在差异。疫情后期总体病情变轻并非毒力下降!北京协和学者提醒,早诊早治或是主因,恢复期患者血清可能很有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传代以后病毒的致病力是否降低?SARS防治对当前有何提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燕等回答了这些问题。徐燕等认为,到疫情后期总体病情变轻,并非是因为2019-nCoV感染传代以后病毒的致病力就自然会降低。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增加!北京同仁医院2000万人分析
近日,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等发表研究称,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从2007年的2.72/10万人显著增加到2017年的3.60/10万人,尤其是成人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急剧增加。杨跃进教授因“通络药物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一等奖
12月10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主持的“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颁奖现场该研究是国家973项目子课题,为解决心肌无再流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全面的思路和策略。杨进刚阜外2023-07-29 09:01:57
0001尿酸升高越早,越不利!开滦研究新分析
目前,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心梗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开滦研究一项新分析发现,血中高尿酸的累积暴露增加,心梗与死亡风险也增加。而在累积暴露量相同的情况下,较早出现高尿酸血症的人,心梗和死亡风险更大。这说明,早期控制好高尿酸血症非常重要。该研究从开滦研究中纳入53463名基线无心梗居民,这些人于2006~2010年期间接受3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