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杂志新晕厥危险评分(低危者仅需监测2小时)
近期,渥太华医院研究者在《循环》杂志上发表研究表明,依据加拿大晕厥危险评分(CSRS),低危患者在急诊室呆两小时后可回家,如果没有发现危险情况,中-高危患者可以在六小时后回家。

总体来看,在中危和高危患者中,92%的心律失常是在15天内发生。
研究小组发现,对于低风险患者,一半的心律失常发生到达急诊室的前两小时内,而中风险和高风险患者在6小时内。
该团队建立的加拿大晕厥危险评分(CSRS)是用来帮助急诊医师识别高危的晕厥患者。
在这些临界点后,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的剩余风险为0.2%、5.0%和18.1%。
根据CSRS评分,5581例晕厥患者中,有74%(4123例)为低危,19%为中危,7%为高危。
注:用于在急诊科处置后30天内确定有严重不良事件风险的晕厥患者。*因处于高温、拥挤的地方、长时间站立、恐惧、情绪或疼痛而触发。†包括冠状动脉或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非窦性心律。‡包括从分诊到急诊处理的血压值。§校正后预期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研究小组建议,在离开急诊室时开始,中-高危患者最好能在家中进行15天的心律监测。
低危为30天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为0.4%,中危为30天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为8.7%,高危为30天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为25.3%。
低风险组无室性心律失常或不明原因死亡,中风险组发生0.9%,高危组发生6.3%(P<0.0001)。
来源:Venkatesh T, et al. Dur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syncope.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21 Jan 2019.
因此,对于低风险患者可在两小时后回家即可,且无需进一步监测心律。对于中-高危患者,监测6个小时后,医生根据是否有危险情况发生决定是否让他们住院。
图 加拿大晕厥风险评分
对加拿大6个急诊室的5581例晕厥患者随访30天, 207例(3.7%)出现心律失常。
高润霖联合国外学者预测:我国未来15年将额外增加7500万心梗和近1.2亿脑卒中
本刊主编高润霖院士和国外学者近期撰文,预测了中国心血管病发病趋势,并模拟了有效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获益。作者预计,未来15年,我国老龄化迅猛,尤其是55岁以上者变化显著(见下图)。图2015-2030年间我国35~55岁和55岁人口的变化趋势我国在未来15年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和人口老龄化将额外增加7500万例心肌梗死,增加近1.2亿例脑卒中,增加心血管病死亡3900万例。杨进刚阜外2023-08-01 09:36:52
0000薯片、汉堡、披萨和可乐等超加工食品,会引发心脏病!JACC弗明汉研究新分析
不健康饮食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弗明汉研究最新分析发现,吃超加工食品,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每天吃的越多越危险。超加工食品是工业配方食品,常含工业制剂,并且高糖、高脂、高热量,还添加了多种调味品或防腐剂等添加剂。超加工食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量越来越大。超加工食品的典型代表有可乐等甜饮料、面包、蛋糕、薯片、糖果、能量棒、风味酸奶、汉堡、方便面等。杨进刚阜外2023-09-14 21:58:18
0000有亚临床甲减,易患高血压!5.7万国人研究
亚临床甲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指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但游离T3、T4正常的现象。一项覆盖我国5.7万余人的研究表明,亚临床甲减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亚临床甲减与高血压及各种血压指标升高均有关,在65岁以下女士中尤其明显。该研究纳入49433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以及7719例亚临床甲减成年患者,其平均年龄为40.6岁。老人上当受骗,血压会升高!美国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尤其是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比如保健品诈骗、中奖诈骗,等等。被诈骗,不仅仅有钱财的损失,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8月3日,发表在《美国老年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美国研究发现,无痴呆症的老年人被诈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压会明显升高,老年男士尤甚。杨进刚阜外2023-09-29 09:46:05
0000高血压少年之烦恼:心脏等靶器官很早就可能受损了
9月17日,在2017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联合科学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在患者青少年时期就可能出现了。更要命的是,即便血压还没达到青少年高血压临床诊断的标准,就有可能损害其心脏和血管。对于青少年,血压水平≥同龄人第95百分位是诊断高血压的标准。然而,研究者发现,在血压水平<同龄人第80百分位的少年(14~17岁)中,居然也有靶器官受损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