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吃的不对”是我国成为糖尿病大国的首位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位的糖尿病大国,每10人就有一人为糖尿病。
中国为何成了糖尿病大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美国学者采用1991-2011年的中国健康和营养数据进行的研究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吃的不对”是我国糖尿病增加的首要原因
研究发现,“吃的不对”是我国糖尿病增加的首要原因。主要是摄入全谷物太少,而精制食物太多。2011年,分别有3780万和2180万糖尿病患者归因于这两个原因,加起来就有5960万人。
在饮食方面,还有1580万、1130万、990万、600万、360万和260万糖尿病可归因于奶制品、坚果、水果、蔬菜、鱼和海鲜吃的少。
有280万、180万和50万例糖尿病可归因于加工肉类、红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增加。
我国≥20岁居民精制谷物的日均摄入量从1997年的每天442 g降至2011年的每天348;全谷物的平均摄入量从每天4 g升至4.6 g,已经有好的趋势。
肥胖国度
肥胖是一个大问题,估计我国有4380万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和超重有关,占到糖尿病发病的46.8%。
1991-2011年,我国≥20岁的成人平均BMI从21.7升至23.5,估计到2031年会达到25.2。
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大国。
体力活动20年下降50%
我国居民的平均体力活动水平从1991年到2011年几乎下降了50%,从379 MET-h/周降至2011年的190.3 MET-h/周。
1991年和2011年,归因于体力活动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分别为1640万和2950万,增加了近80%;至203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240万。
血压升高和吸烟亦有贡献
我国居民平均收缩压从1991年的119 mmHg升至2011年的123 mmHg。1991和2011归因于高收缩压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分别为1680万和2160万,并将在2031年达到3040万。
此外,研究还发现,1991-2011年,尽管吸烟率有所下降,2011年归因于当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仍达到980万。

来源:Li Y, et al. Time Trends of Dietary and Lifestyle Factors and Their Potential Impact on Diabetes Burden in China. Diabetes Care. October 18, 201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JAMA杂志文章称,遏制“医学谣言”,医学期刊有责任
JAMA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错误医疗信息的浪潮已经对全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它需要卫生专业人员、组织、机构和主流媒体做出强有力的应对,医学期刊则站在了遏制医学谣言的前沿阵地。文章指出,“医学谣言”可以解释为一种与健康有关的没有科学证据的错误事实的传播。医学谣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无处不在。更糟糕的是,谣言有时比真相传播得更快。医学期刊在遏制“医学谣言”方面做些什么呢?防对比剂肾病,不妨试试维生素C!东南大学医学院马根山等研究
对比剂肾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少用点对比剂和水化疗法是普遍认可的防治措施。近日,东南大学医学院马根山、唐庚等进行的Meta分析还显示,用点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也有助于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维生素类药物可使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降低46%,其中维生素C可使发生率下降42%。甘肃学者:房颤高血压患者或宜睡前服降压药?
甘肃省人民医院梅光艳、邓建君等进行的研究发现,持续性房颤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白天血压显著下降,而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研究者指出,对于合并持续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应注重夜间血压监测,特别是夜间血压极值,并有针对性地降压,必要时可选择长效制剂在下午或睡前服用。该研究显示,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夜间血压并无明显下降,夜间最大收缩压不降反升,同时反杓型比例显著升高。JACC文章综述心律失常性心肌病:频发室早和心肌病如何判断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
近期,JACC杂志刊登了关于心律失常诱发的心肌病(AiCM)的最新综述文章。文章指出,心律失常常与心力衰竭共存。而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室性早搏可引发可逆性的扩张型心肌病,称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但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尽某些心律失常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诱发的心肌病。目前的挑战在于如何确定心律失常是否完全或部分导致心力衰竭。美国内分泌协会声明:年轻高血压患者要筛查内分泌性疾病
近期,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了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科学声明,对15多种会导致高血压的内分泌性疾病的筛查给出建议,声明强调需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筛查,尤其是对于年轻高血压患者,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至关重要。共识指出,约15%的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多由肾脏或内分泌疾病引起。超过一半高血压儿童患者和近30%的年龄小于40岁的高血压青年人存在继发性病因。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0:36:21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