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共识出台(集专家智慧和临床经验,保证疗效,安全,规范和可行)
其次,高龄老年ACS患者常有多种合并症,根据国内外指南推荐接受相应的药物和介入治疗均可能面临着安全风险。
因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参考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和研究进展,特别是基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China-Peace研究、CCC和CPACS等的最新资料,结合我国临床专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临床经验等组织制定本共识。
今年,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高龄老年(≥75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上。

需要专家的智慧和临床经验指导
“微血管保护”类中药获推荐
因此,共识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疗效、安全、规范和可行。做到个体化、精细化、最优化,并能指导临床实践,并能对省、市和县级等不同级别医院的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健康中国战略所需
但由于几乎所有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均将高龄老年(≥75岁)ACS患者列为排除标准,相关临床研究也很少,现有的临床循证证据难以指导临床实践,需要专家的智慧和临床经验。
杨跃进教授指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老百姓期望高,医生难当,一定要要做到诊治要精细化,预测并能规避风险。
来源:高龄老年(≥ 75 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17;33:732-750.
对于STEMI患者,急诊PCI可显著降低病死率,为救治之首选策略,但目前实施比率低,需做好风险防范,如置入IABP。在无急诊PCI条件下,溶栓仍应慎用。如需溶栓,建议首选半量rt-PA的TUCC方案,也可使用其他减量方案。
介入治疗:同样可获益
总体而言,老年ACS患者女性、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比例高,因天气、气温骤变、其他疾病或手术诱发的比例较高,仅55.2%症状典型,急性心力衰竭常见,受空气颗粒污染的影响较大。
保证疗效、安全、规范和可行
流行病学:老年人易受气温骤变和污染影响

再者,由于国际上还缺乏统一和完善的共识,临床实践中更需要总结现有个体化和精细化的临床经验。
对于老年ACS的出血防范,共识推荐风险规避策略。具体包括:建议置入新一代DES;出血高危者只行PTCA,必需时置入BMS;近期活动性出血病史者则应选择外科CABG术,必需行PCI时,则应血栓抽吸或单纯PTCA;出血高危或合并HIT者,应首选比伐卢定,需按我国方案(BRIGHT Study)实施,并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基于“活血化瘀”、“脉络保护”和“微血管保护”类中药的独特疗效和我国使用经验,推荐对所有高龄老年ACS患者,特别是对高龄老年STEMI,急诊PCI延迟(≥12h)、并发无再流、ST段回落不良以及高龄女性机械并发症高危等高危患者,因国际指南至今仍无明确推荐方案和措施,可试用中药治疗。
对于有房颤的ACS患者,如必须,尽可能缩短三联抗栓时间,但首要是避免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发生;联合华法林三联抗栓治疗时,推荐 INR 1.5~2.0;出血高危者,如无禁忌,可考虑选择NOAC 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方案(PIONEER-AF PCIRE-DUAL PCI研究)。
对于老年NSTE-ACS,共识认为同样可以从常规急诊PCI治疗中获益,但应用率太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是共识主要执笔者。他指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截至2015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预计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制定该共识是健康中国战略所需。
出血防范:推荐风险规避策略
心梗但无危险因素,预后更差吗?中美研究结论不一致
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利于改善心血管预后,然而,相当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没有这些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据先前的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在11%~27%。近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最新分析发,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率高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处方率总体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6:15:58
0000年轻人可能也需要检测冠脉钙化评分,有糖尿病者尤应更早检查!JACC美国研究
目前,对于有中等心血管风险(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生风险7.5%~20%)、他汀一级预防决策不明确的40~75岁成年人,美国指南建议可考虑进行冠脉钙化评分检测。但是,关于进行冠脉钙化评分检测的最佳年龄,目前并没有明确证据。有些研究发现,冠脉钙化评分检测在年轻成年人中也是有用的。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同性别的人,初次进行冠脉钙化评分检测的最佳年龄是不同的。杨进刚阜外2023-09-20 10:57:06
0000多吃红肉及禽肉增加九种慢病风险!牛津大学研究
近日,牛津大学一项基于47万人的研究发现,常吃牛羊猪肉及家禽肉,与糖尿病、冠心病、肺炎等九种种疾病高风险有关。日本研究:吃大米能减肥?
日本学者在欧洲肥胖大会(ECO2019)上发表的一项基于全球136个国家的数据的研究结果提示,多吃大米可以减肥。研究者发现,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的肥胖率较低。研究者从136个国家收集了数据。他们发现,人们平均每天至少吃150g大米的国家,其肥胖率明显低于人们平均每天吃少于140g大米的国家。我国仅1.7%儿童青少年为理想心血管健康!JACC子刊全国1.5万人调查
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7个心血管健康指标,包括4种健康行为(不吸烟、理想体重、多运动和健康饮食)和3种健康因素(理想血压、血脂、血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日发表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发现,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中,达到7个理想的健康指标者仅占1.7%,70%的人运动不足和饮食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