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学者称(超声分子影像技术前景诱人)
临床上针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超声检查,随着造影剂尤其是靶向造影剂的加入使超声观察到更多的信息,提高了血栓性疾病的显示率,而靶向造影剂在血栓的显示方面势必具有更大的潜力。
来源:王洋,吴伟春. 超声分子影像技术在血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和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8,33: 732.
就血栓性疾病而言,由于参与血栓形成的主要物质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所以将能与这些物质特异结合的配体连接到微泡表面构建成靶向造影剂,靶向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最终到达血栓部位并与之结合从而使血栓显像。
作者指出,新近出现的血栓靶向造影剂可以与血栓特异结合并深达血栓内部,在血栓性疾病的检出和与诸多疾病的鉴别中发挥着巨大的潜能。
超声分子影像技术是通过将目的分子特异性抗体或配体连接到声学造影剂表面构筑靶向声学造影剂,使声学造影剂主动结合到靶区进行特异性的超声分子成像。
超声分子靶向治疗的原理主要是声孔效应,声孔效应可以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药物弥散,提高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超声分子影像技术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作者指出,要使其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预期的作用,成熟稳定的靶向造影剂肯定是研究最重要的部分,然后就是最适合的成像条件参数和溶栓条件参数,很多研究表明低频超声的溶栓效果优于高频超声,因为高频超声容易导致血管闭塞;此外,高强度超声也易导致血管闭塞,所以最佳的溶栓超声频率、强度以及辐照模式都至关重要。
阜外医院吴伟春、王洋等在本刊发表文章指出,超声分子影像技术这门新兴交叉学科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治中展现出诱人的前景。
而且,超声造影剂不只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还可作为一种基因或药物载体,应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靶向治疗,以减少全身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
0000
相关推荐
尿激酶溶栓效果如何?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新分析
目前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中,不同溶栓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怎样?目前,临床上用于溶栓治疗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以尿激酶为主要代表;另一类是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以阿替普酶(rt-PA)和瑞替普酶(r-PA)为主要代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一项最新分析表明:JAHA:美国肥胖和糖尿病流行,致中年卒中增加
近期,发表于JAHA的一项研究发现,1945-1954年出生的人群在过去20年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最低,而1965-1974年出生的人群则卒中率增加了不止1倍。研究者认为,之所以1950年后卒中发生率显著下降,主要得益于新药的研发和推广,比如他汀类药物以及各种降压药;而之后卒中反转,是由于肥胖和糖尿病大肆流行的结果。有主动脉瓣狭窄,补钙会有致命风险!Heart杂志研究
为预防骨质疏松去补钙,对于某些人群也许就是个错误。近日一项对2657位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显示,补钙会增加死亡风险,而且不论同时补不补充维生素D。研究显示,与不补充钙和维生素D者相比,长期补钙(同时补或不补维生素D)及补维生素D者的绝对心血管死亡风险明显升高(5.8/1000人年vs.13.7/1000人年vs.9.6/1000人年)。而且,补钙的危害更为突出。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5:41:38
0000Lancet子刊120万人研究:常出门运动的人,心理更健康
33岁的阿甘,连续创业3次,最后在22层高楼上纵身一跳……一时间各种评论、哀悼、反思刷屏,所有的刷屏聚焦在一点:如何更好战胜心理困扰?近日,美国耶鲁大学学者发表在Lancet子刊一项对120万人进行的研究送来了“处方”:只要走出房间去运动,就会让一个人心理更健康。该研究显示,一般人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四天不开心,而那些积极锻炼的人郁闷的日子要比不参加任何运动的人少1.5天。青年发福也危险!齐鲁医学院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福影响健康。近期,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席波等分析了美国数据,发现少年时期(12~19岁)超重,但到了青年期(25~32岁)不胖的人,心血管健康没受影响。但是,不论少年时期是否超重,只要青年发福,高血压和糖尿病风险都增加。分析显示,中位随访13年期间,与少年和青年时期体重均正常者相比,少年至青年持续超重者,高血压和糖尿病风险分别增加2.72倍和2.3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