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不停跳搭桥患者5年后死亡率较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ROOBY-FS研究,与体外循环搭桥相比,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搭桥的5年的全因死亡的绝对风险升高3.3%。
基于该研究结果,研究者称,非体外循环搭桥与体外循环搭桥相比无优势,但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得不用非体外循环搭桥,比如主动脉广泛钙化患者,应用非体外循环可降低主动脉血栓风险或卒中。此外,肝移植患者和体弱的老年患者也可能得益于非体外循环搭桥。
早在2009年,ROOBY研究显示体外循环搭桥和非体外循环的30天临床预后无差异。当时引起争议,因为术者经验不足,仅50例,而且患者为低危患者,多为男性。
随后的CORONARY研究则要求术者必须有超过2年的非体外循环搭桥的经验,手术病例超过100例,而GOPCABE研究中,术者的非体外循环搭桥的病例达322例。
尽管术者的手术量和手术经验增加,CORONARY研究和GOPCABE研究结果仍显示非体外循环搭桥30天和1年预后无优势。
三项研究均发现非体外循环会导致不完全血运重建,研究者表示,这或许是影响这类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
ROOBY-FS研究显示,非体外循环搭桥的5年死亡率显著高于体外循环组(15.3% vs 11.9%)。
非体外循环组的全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再次血管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31.0% vs 27.1%)。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再次血管重建和再次搭桥的次要终点在两组无差异。
研究者表示,临床实践中他会更多的选择体外循环搭桥,但是放弃非体外循环搭桥还为时过早。低危患者可实施体外循环搭桥,而年老体弱、主动脉钙化的患者还是要应用非体外循环搭桥。
克利夫兰诊所Eugene
Blackstone等在同期述评中指出,是时候停止体外循环搭桥和非体外循环搭桥哪个更好的争论了, 而应把重点放在那些患者会从中获益。STS评分超过3%的患者似乎从非体外循环搭桥术中获益明显, 而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接受非体外循环搭桥的中风风险较低。
[1]Shroyer AL, Hattler
B, Wagner TH, et al. Five-year outcomes after on-pump and of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 N Engl J Med, 2017, 377: 623-632.
[2] Blackstone EH,
Sabik III JF. Changing the discussion about on-pump versus off-pump CABG. N
Engl J Med, 2017, 377: 692-69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喝啤酒导致啤酒肚是被诬陷?中国近25万人研究称:任何频率饮酒都可致腹型肥胖
饮酒会让人变胖吗?啤酒比白酒、葡萄酒更容易催生“啤酒肚”?近期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给出了答案。这项对近25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不管每周只有1天饮酒,还是天天饮酒,就饮用频率而言,任何频率饮酒者“肚子大”比例均较高。其中每周有3~5天饮酒的人,全身胖风险较高,“肚子大”风险最高。其中“肚子大”风险在男士增加23%,在女士增加13%。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7:11:07
0000阜外研究:胸前导联假性Q 波须警惕心肌淀粉样病变
心肌淀粉样病变症状并不典型,常易误诊,虽然心内膜心肌活检可确诊,心脏磁共振能提供独特优势,但均难广泛开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陆敏杰、黄静涵等通过分析这类患者心电图表现发现,心肌淀粉样病变患者胸前导联假性Q波发生率最高,同时合并肢体导联低电压、胸前导联假性Q波伴深Q或S波以及ST-T改变有助于其鉴别诊断。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
近日,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报告强调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建议应关注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危险因素形成的作用。报告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生命早期强调心血管健康,采取以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零级预防为主的策略,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沉重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3:47:08
0000喝咖啡有益,但每天别超3杯!英国近50万人研究
香浓的咖啡是好多人的心头好。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称,每天最多喝3杯,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和致死性心脏病风险。研究者介绍,这项研究提示长期规律饮用咖啡是安全的,即使随访10~15年,每日大量喝咖啡也与不良心血管转归和全因死亡无关。而每天喝0.5~3杯,与降低的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独立相关。台湾学者JAMA发文:静脉曲张增加4倍深静脉血栓风险
很多人的小腿上能看到曲张的静脉,常常也被认为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近期一项来自台湾学者进行的研究却显示,有静脉曲张会增加4倍多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在中位随访7.5年左右,有静脉曲张的人群,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均比无静脉曲张者明显更高(6.55例/1000人年vs1.23例/1000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