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蒋雄京等研究称(溶栓辅助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安全有效)
研究纳入的55 例患者以慢性及亚急性(分别占69.1% 和25.5%)下肢动脉缺血为主,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89.1%),Fontaine 分期以Ⅱ b 和Ⅲ期为主(87.3%),且无溶栓禁忌证。
来源:陈阳,董徽,蒋雄京,等. 置管溶栓辅助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677.
术后随访(39.0±24.3)个月,通畅率为65.3%,远期保肢率可达93.9%。
随访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5 例(10.2%),包括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等。
阜外医院蒋雄京、陈阳等研究提示,置管溶栓辅助腔内成形治疗合并急慢性血栓的下肢动脉闭塞安全、有效,并可显著减少病变部位支架的使用,远期下肢血管通畅率高。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研究者采用的置管溶栓治疗方法:若下肢动脉造影显示病变部位大量血栓影,则将导管插入血栓中,给予尿激酶(UK)行导管内溶栓治疗。
(1)中重度间歇性跛行(Fontaine 分期为Ⅱ b 期)、静息痛(Fontaine 分期为Ⅲ期)及组织溃疡、坏疽(Fontaine 分期为Ⅳ期);(2)踝臂指数(ABI)<0.9;(3)术中造影显示病变血管大量血栓影。
治疗禁忌证:(1)有明显溶栓禁忌证;(2)对比剂过敏或无法耐受长期抗凝药物;(3)下肢已严重缺血坏死或无法耐受腔内成形治疗。
若血栓负荷仍较重或者血栓流向远端,难以行腔内成形治疗则留置鞘管于病变部位,返回病房经导管泵入尿激酶 3~7 万单位/h 持续溶栓,即为持续置管溶栓。
术后无远端肢体栓塞事件发生,表明置管溶栓减少了不稳定血栓栓塞风险。
本研究围术期并无溶栓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仅3 例(6.1%)不良事件为介入操作的常见并发症,说明本研究尿激酶剂量及置管溶栓操作安全可靠。
而且溶栓过程中需要监测凝血指标,对于凝血指标明显异常或有出血征兆者需要及时调整尿激酶用量。
研究者强调,置管溶栓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以下3 项均需满足):
仅1 例(2.0%)消化道出血中断抗凝治疗,因此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长期抗凝安全性好。
30~70 万单位尿激酶分2~3 次注入,每次2 min 内注射完毕,5~10 min 后再次复查造影,若血栓负荷明显减少则行腔内成形治疗,即为术中导管溶栓治疗。
55 例患者中25 例术中溶栓后再通,其余30 例持续置管溶栓24~48 h。所有患者均行球囊扩张术,其中22 例因残余狭窄>50% 或夹层明显限制血流而置入支架。手术即时开通率为85.5%。
Circulation文章称心衰管理有两个关键时间:刚出院时和新确诊心衰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国目前约有450万心衰患者,如何更好管理心衰?近期,Circulation发表的一篇观点性文章指出,心衰有两个很重要的管理时间段:一是出院后早期;二是新诊心衰,而后者往往做得不到位。在临床上,对新诊心衰患者的管理是由症状所驱动的,如果患者病情稳定,通常治疗不够优化,只有症状每况愈下恶化时,才会上调药物或植入器械。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1:33:54
0000心血管病防控,管好代谢关键!ESC圆桌会议见解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在本刊述评称,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5013万到2019年的1.2亿,增加了一倍多,死于心血管病人数也几乎翻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心血管病的预防问题,需要切实防治心脏代谢危险因素。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组织专家召开心血管圆桌会议,探索识别和治疗多种心脏代谢合并症的挑战和障碍,以及基于机制的可潜在干预多种疾病的方法。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4:28:54
0002吉大二院学者:心衰搭桥患者,术后血钾该补到5.0 mmol/L?
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搭桥患者,即使手术顺顺利利,但术后血流动力学常会不稳定,电解质紊乱在术后管理至关重要,其中钾离子稳定又是重中之重。目前,术后普遍将钾离子维持在4.5mmol/L之上,4.5mmol/L这个节点最优吗?中国医生熬夜写论文最强证据!BMJ研究称:午夜至凌晨1点,中国学者投稿比平均水平高出86%
近日,BMJ研究揭示,在很多国家,医生深夜和节假日写论文或者审稿是常态,尤其是中国医生。研究者分析了2012年至2019年之间向BMJ提交的49000多份文稿和76000多份同行评议的提交时间,总结了医生写论文时间规律。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5:20:56
0000CAMI研究首次报告国人心梗症状特点:每40个心梗就有1人上腹痛,每100人就有1人为牙痛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但很多心梗症状一般不典型,非常容易造成误诊。网络上经常有上腹痛或牙痛误诊的情况,比如说,肩痛的病人让去排X光片;上腹痛的病人去看消化科;牙痛的病人看口腔科;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去看神经科;但后来发现原来是心肌梗死,甚至有的患者猝死了。之前这些症状都是从国外教科书上看到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这次我们首次有了中国人自己的数据。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0:52: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