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合并失眠共识(常规治疗无效的失眠患者建议转精神科)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学组, 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组. 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 310-315.
5. 首选非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药物,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对于起始治疗无效的,可以交替使用短效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或加大剂量。
9. 失眠的药物疗程没有明确规定,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维持时间和剂量。
6. 合并焦虑或抑郁障碍的,可以使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曲唑酮、阿米替林、多塞平、米氮平等。
3. 失眠包括在合适的睡眠环境下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总睡眠时间不足6 h、醒后无恢复感、白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损等症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失眠,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2. 心血管医生应筛查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包括失眠问诊、量表评估、睡眠监测等。
失眠,有1/3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8. 常规治疗无效的失眠患者建议转精神科、临床心理科或睡眠专科进一步治疗。
失眠,让50%心衰患者受到影响;
4. 在使用催眠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联合非药物治疗,比如选择适宜睡眠环境、规律作息时间、适当运动、睡前避免饮食兴奋物质、剧烈运动、兴奋书籍及影视、减少日间小睡、减少卧床时间、规律起床时间等。
失眠,多有心理压力或合并抑郁症,从而增加心肌缺血风险;
1. 失眠是药物疗效不佳的重要因素。
失眠,得冠心病风险高;
10. 停药指征: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可考虑逐渐停药。如失眠与其他疾病(如OSAS等)相关,当病因去除后,可以考虑停用催眠药物。
……
7. 非处方药物,如抗组胺剂或抗组胺剂/镇痛类药物以及草药和营养药物(如缬草、褪黑素),由于目前缺乏证据,不推荐用于治疗慢性失眠。
如何更好管理好心血管病患者的失眠?近期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学组就此发布了《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组》。要点如下:
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就会对心血管系统有这么多的影响。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称:制服高血压,有赖于数据、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科学融合
近十年来,高血压如洪水般袭向全球:全球有11.3亿的人有高血压,75%的患者为中低收入国家居民。而让人担忧的是,虽然全球范围内超出19%的死亡与升高的收缩压(>115mmHg)有关,但高血压的控制率还不到20%。怎么才能强有力地遏制高血压的泛滥?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7:06:59
0000中国十大用药误区:保健品当药吃?中药无毒?用饮料下药?都是错误观点!
10月10日,2017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在北京启动。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发布十大用药误区。误区一:保健食品当药品。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临床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品使用,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必须严遵医嘱,科学用药,切勿因食用保健食品擅自停药。误区二:多种药物叠加用,欲求疗效反伤身。美国家庭医生房颤药物治疗指南,心率控制优于节律控制,建议静息心率<110次/分
近期,美国家庭医师协会(AAFP)也更新了新发房颤患者药物治疗指南,提出了5项关键的治疗建议。建议1:对于大多数房颤患者,心率控制优于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就是控制好心率,节律控制是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是心率控制的首选治疗药物。建议2:建议采用宽松心率控制,即静息心率<110次/分,而不是严格的心率控制,静息心率<80次/分。杨进刚阜外2023-08-09 08:46:50
0000中国急性心梗救治有进步,但死亡率仍存地区间差异!China-PEACE 研究最新分析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发展各异,急性心梗的治疗过程和结局有类似的差异吗?研究随机选取了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5年全国153家医院的27046例急性心梗住院病例,发现2001-2006年和2011-2015年两个时间段相比,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医院住院死亡率均有所下降。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3:55:27
0000SPRINT研究最新分析:降压时有体位性低血压但无症状,不需要调整药物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即坐着时血压较高,而站立时血压降低。来自SPRINT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如果出现无症状的体位性低血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事件、晕厥、电解质异常、损伤性跌倒或急性肾衰竭等风险。研究者指出,有人认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降压目标越严格,越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和跌到。显然这项最新分析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