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PT研究最新分析(血压波动增加中风危险,偶发高血压也不能轻易放过)
此外,在应用降压药物时,要兼顾平均血压的降低和随诊间血压波动的改善,其中钙拮抗剂被证明对于降低随诊间血压波动更为有效,而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却会增加随诊间血压波动。
不过该研究未显示出随诊间收缩压波动与出血性卒中的显著相关性,但研究者认为关注收缩压波动还是有意义的。
鉴于此,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认识,而非仅仅一次随诊时表现的正常血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学者通过对CSPPT研究2万余高血压患者随访数据分析发现,随诊间收缩压波动是高血压患者首次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而且独立于平均收缩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血压控制较差,收缩压≥140 mmHg者,随诊间收缩压波动最具卒中预测价值。这提示,平均收缩压和随诊间收缩压波动在血压管理中是同等重要的。
图1 6次随访间收缩压波动情况五分位数相对应的卒中风险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偶发高血压者不应该轻易放过。此外,即使在随访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也仍有可能存在高血压。
此外,研究还显示,在女性、老年患者、肥胖人群,也应该注意其随诊间收缩压波动水平。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CSPPT研究中32个社区20702例高血压患者随访时收缩压变异相关数据。受试者的血压每隔3个月测量1次。中位随访4.5年期间,有597人发生卒中。
另外,之前来自CSPPT研究的一项随访1.5年的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波动可加速脑微出血的进展。
来源:Men X,Sun W, Fan F, et al. China Stroke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 Visit-to-Visi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rimary Strok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J Am Heart Assoc. 2017 Mar 13; 6(3).
研究显示,随诊次数越多,其收缩压波动对之后卒中预测越有价值,不过多于10次,预测价值似乎不太明显;随诊间收缩压波动越大,卒中风险越高。
在该研究中,有18.8%的卒中患者为出血性脑卒中,占整体受试人群的0.57%。而且,平均收缩压水平显示对出血性脑卒中具有预测价值。
安贞医院学者报告:一种新的超声技术筛查颈动脉狭窄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诊断金标准脑血管造影有创且昂贵,还有辐射,不能用于颈动脉狭窄筛查,相较之下,颈动脉超声还行。而北京安贞医院勇强、袁嘉等进行的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超声显像技术——微血管成像技术(SMI)比常规血管超声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更准确更可靠。上海中山医院研究称,甲状腺素水平较高与肺动脉高压独立相关
近年来,甲状腺素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甲状腺素水平升高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出现心原性猝死的风险都较一般人群升高。加拿大研究称,儿童3岁开始加强运动,可预防心脏病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对未来心血管健康有明显影响,是预防成年后心脏病的关键。研究者发现,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加强运动,有利于促进血管健康,提高心脏适能。研究者表示,很多人认为心脏病只有成年人尤其老年人才会得,但实际上血管在我们年幼时就已经开始硬化了。尽早开始实施任何一种预防措施都是很重要的,因此,要确保幼儿有足够运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