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医生调查:41.5%为女性,1/3为研究生,1/4曾出国深造
中国和美国的心血管科医生有什么差别?
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等对31个省的25 240 名心血管医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心血管病医生不但较为稀缺,而且经过认证的介入医生较少。
在我国分别平均每10万人有1.9位心血管医生,美国则为每10万人中5.57名。

图1 每10万国人对应的心血管专科医生人数
调查还显示,中国女性心血管医生占41.5%,而在美国仅占12%。
作者认为是由于美国医生培训时间较长,尤其是有放射性操作时,对女性生活干扰较大,因此美国女性心血管专科医生也相对比例较低。
该调查中,三分之一有研究生学历,26.8%的医生曾出国深造。
四分之一在从事心脏介入工作,但只有不足40%的医生接受过介入资质认证。
作者介绍,在美国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心血管专科医生资格认证,1999年又启动介入心血管医生资格认证。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血管医生要经过长达至少6年的严格训练。相对于美国,中国心血管专科医生的门槛相对要低,也缺乏心血管专科医生培训和资格认证系统。
此外,在这项调查中,心血管专科医生的平均年龄为38岁,20.8%的人工作年限较短<5年。而在美国,合格的心血管专科医生工作年限不能低于6年,>40%的心血管专科医生年龄>55岁。
心血管专科医生的分布也极不平衡。一方面,中东部比西部心血管专科医生要密集,首都北京尤甚;另一方面,中东部医生教育背景和学习机会更有优势。

图2 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心血管专科医生分布情况
这项调查研究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起,共调查了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25240位心血管医生。这些医生执业生涯为平均为12年,20.8%职业生涯<5年,22.8%为5~10年,24.6%已有10~15年职业生涯。
来源:Yanjun Gong, Yong Huo. A survey of national cardiology workforce in China. Eur. Heart J. Suppl., 2016; 18: A1 - A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阜外医院梁岩等调查北京急诊快速心律失常处理:房颤占七成,70%用胺碘酮
阜外医院刘明名、梁岩等对北京市一家三级医院、一家二级医院和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共250例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这些医院急诊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大多数处理与目前指南保持一致,但在药物选择和房颤抗凝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该研究中,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房颤,占68.8%,其余依次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性心动过速(4.6%)和室性早搏(2.0%)。人与狗在一起时,“爱的荷尔蒙”水平就会上升
狗,通常被誉为人类最好的朋友,至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和狗就维持着一种特殊的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纽带。狗也一直是许多科学研究的主题,研究它们如何为我们人类带来幸福。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养狗作为宠物与我们的心脏健康有关。一项研究显示,养狗可以降低一个人过早死亡的风险高达三分之一。此外,哈佛大学剑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养狗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较低夜间飞机噪音是凶手,可引发心血管死亡!欧洲心脏杂志近2.5万人研究
既往研究发现,环境噪音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如果长期暴露在道路交通噪音中,噪音每增加10分贝,缺血性心脏风险增加8%。11月30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瑞士的大规模病例交叉研究提示,对于住在机场附近的人来说,夜间飞机噪音会导致急性心血管死亡,大约3%的心血管死亡因夜间飞机噪音所致。全球癌症报告:75岁前,每5个人就有1人患癌,男性癌症死亡率比女性高50%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GLOBOCAN2018报告,在2018年,估计全球将诊断出1800万例新诊断癌症,960万例癌症死亡。报告指出,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据研究者分析,75岁前,癌症累积发生风险为21.4%,累积癌症死亡风险为17.7%,也就是说,全球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将罹患癌症,1/8的男性和1/10的女性将死于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