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齐书英学者研究发现(用房颤消融的新终点判断疗效更优)
本研究中,消融术后1周内,双向阻滞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5.00%,远低于传入阻滞患者的42.86%,但3个月后,两组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差异(5.00% vs 1.82%)。
研究者在消融中发现,约60%已达到左心房-肺静脉传入阻滞的患者在肺静脉内起搏,激动仍能传出肺静脉激动心房。
来源:齐书英,李洁,胡振彦, 等. 评价左心房-肺静脉的双向阻滞为终点对心房颤动消融疗效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244.
本研究中,通过手机远程心电监测记录到更多的无症状性房性心律失常(1 周内发生率为22.22%,3个月后为23.08%)。研究者认为,手机远程心电监测在房颤消融后评价术后复发情况方面有一定优势。
研究者表示,这提示单纯达到左心房—肺静脉传入阻滞可能会使部分患者的消融线并未真正达到连续及透壁损伤,为术后再发房性心律失常埋下隐患。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王冬梅、齐书英等研究显示,与以左心房-肺静脉的传入阻滞为电隔离的终点相比,以左心房-肺静脉双向阻滞作为房颤消融的终点的临床疗效更好。
随访3个月及6个月,双向阻滞患者的1次消融成功率分别为95.00% 及85.00%,传入阻滞患者为81.82% 及74.55%,两组没差异。
本研究纳入76 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以左心房-肺静脉双向阻滞为电隔离终点的患者有20例,以左心房-肺静脉的传入阻滞为电隔离的终点的患者有56例。
0000
相关推荐
英研究发现,烟酒毒害血管,即使17岁的血管也不放过
近期一项英国研究显示,烟酒很毒,即使偶尔为之,17岁的血管照样会受损,而且二者“联手”要比单纯吸烟,或单纯喝酒硬化血管更厉害。研究显示,与吸烟累计不到20根卷烟者相比,超过100根的青少年,其动脉硬化相对增加3.7%。与在聚会等特殊场合饮酒不到2份(1份含8g酒精)者相比,饮酒多于10份者,其动脉硬化相对增加4.7%。女司机看过来!开车时听音乐,可缓解心脏压力!
开车时精力需要高度集中,这样会给心脏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近期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提示,开车时听听音乐可以舒缓这种心脏应激。研究者在5名年轻(18~23岁)的健康女士中评估了音乐对心脏应激的影响。这些女士每周开车1~2次,持有驾驶证1~7年。据研究者解释,之所以选择开车不太频繁的人,是因为经常开车的老司机已经很好地适应交通过程中的应激状况了。低危化疗癌症患者,不建议抗凝预防血栓!美国血液学会建议
为了更好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近日美国血液学会发布了防治VTE的建议。癌症患者发生VTE风险会增加数倍,发生率为5%~20%,尸解发现率更高,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还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这份建议的推荐分为强烈推荐或有条件推荐。该文件强烈推荐,对低危的门诊化疗患者,不建议进行血栓预防性治疗,初次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建议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有条件推荐包括:ESC急性深静脉血栓诊治共识十大要点:临床体征和症状变化大且不特异
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主动脉外周循环和肺循环以及右心室功能工作组联合发布了关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的共识。其中要点如下: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变化大且不特异,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红斑以及伴有不明发热的发绀。2.对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推荐应用改良的wells评分两分类法进行评估分层。年轻男士心梗,血脂异常更严重!CAMI研究新分析
阜外医院杨跃进、吴娜琼等基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且未接受降脂治疗患者的血脂谱调查发现,25.1%的患者LDL-C水平≥3.4mmol/L,而LDL-C处于达标水平(<1.8mmol/L)的患者比例仅为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