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共识八大要点
术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刺激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如麻黄碱、氯胺酮等)、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引起组胺释放的药物(如吗啡、阿曲库铵、氟哌利多等)。
7. 颅内病变围术期高血压在降压时,应保证脑灌注压(CPP)≥60 mmHg。同时一切有利于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均有助于降压。对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维持PaCO2在30~35 mmHg,以利于降低颅内压;避免应用可能增高颅内压的降压药物,优先选用乌拉地尔。
6. 妊娠女性围术期高血压管理,应重视药物的使用对母体和胎儿的双重影响,降压力求平稳,不能过快、过度,同时在控制血压时应注意补充容量,以免影响胎儿血供。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血压管理目标:收缩压在150~220 mmHg和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证者,急性期收缩压降至140 mmHg是安全的;收缩压>220 mmHg者,连续静脉用药强化降压和频繁血压监测是合理的。
二尖瓣成形术后应控制收缩压<120 mmH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应维持较高的灌注压,MAP>70 mmHg,避免降压过程中心率(HR)增快,保持MAP(mmHg)/HR>1。不建议用硝普钠控制血压,以免引起冠脉窃血。
血压控制目标:≥60岁者,为<150/90 mmHg;<60岁者,或者为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为<140/90 mmHg。此外,术中血压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血压的30%。
术中一旦血压超过基础血压1/3或达到200 mmHg时,应立即采取降压措施,同时提示外科医师暂停手术操作。若同时心率>100次/分,可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4. 对于心脏围术期高血压,术前应充分镇静,先麻醉后再降压,选择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全身麻醉;体外循环期间维持适当灌注流量。若MAP>90 mmHg应加深麻醉或用降压药物。
慎用硝普钠降压。常用乌拉地尔、钙拮抗剂。同时要注意降压药物与镇静药物、解痉药物的相互作用。
围术期血压不宜高于治疗前水平,且为保证胎盘血流灌注,血压不低于130/80 mmHg。
对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建议动脉瘤处理前可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 mmHg。
围手术期高血压会明显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如何更好管理让患者尽可能安然度过整个围手术期?近日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联合制定了《围术期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具体要点见下:
8.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高血压,术前应积极抗高血压治疗同时补充容量,最终目标为术前24 h内未出现血压>160/90 mmHg;未发生血压<80/45 mmHg及体位性低血压;术前1周心电图无ST段或T波改变;无频发性室性早搏。
1. 围术期高血压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到与本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期间内,患者的血压升高幅度大于基础血压的30%,或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来源: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围术期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6, 32: 295-297.
5. 主动脉夹层围术期高血压,术前在积极控制血压及降低心室收缩力,防止夹层假腔扩张、撕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组织器官灌注;充分镇痛的同时,尽快将收缩压控制到100~120 mmHg,心率尽量控制在50~60次/分。术后为保证组织器官的灌注应维持较高水平的血压。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此外,为防止过度降压,可在入院时高血压基础上每日降压15%~20%。
术前降压药物为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切忌在未使用α受体阻滞剂时单独使用。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就是快速、平稳、联合用药,但对于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应注意差异化和个体化治疗。
3. 原则上<180/110 mmHg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不影响手术进行,但为抢救生命,则不论血压多高,都应急诊手术;对严重高血压合并威胁生命的靶器官损害,应在短时间内采取措施改善生命脏器功能。
对于进入手术室受血压仍高于180/110 mmHg的择期手术患者,建议推迟手术或者因患者有选期手术需要(如肿瘤患者伴有少量出血),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手术。
主动脉瓣膜手术在体外循环转流和术后易发生高血压,可用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硝普钠处理;对合并心肌肥厚的患者应维持血压在较高水平。
2. 围术期高血压控制原则是要保证重要脏器灌注,降低心脏后负荷,维护心功能。术前可继续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但要停用ACEI或ARB。
动脉导管结扎术在结扎导管时将收缩压降至70~80 mmHg或血压降低不超过基础水平的40%,应注意术后高血压反跳,及时给予镇静、乌拉地尔、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治疗。
Lancet:低碳生活,是救赎人类自己的最后稻草
如果说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是洪水猛兽,那么气候变化的愈演愈烈之于人类将是覆巢之危。近期,Lancet发表的“《柳叶刀》倒计时:跟踪健康和气候变化进展”报告,再度敲响警钟。报告强调,全球气温上升以及气候变化会带来极大的威胁和不稳定因素,恶化当前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而过去25年的应对迟缓已经危及人群健康生活。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2:41:02
0000美国心律学会年会研究表明,安检不会干扰起搏器等心脏植入设备
机场过安检时,要求安装起搏器的旅客要提前声明。但近期召开的美国心律学会年会上,来自德国心脏中心一项研究提示,机场安检时,身体扫描仪不会干扰心脏植入设备的功能,包括传统起搏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皮下ICD、无导线起搏器。研究者发现,在1000多次安检身体扫描中,没有出现电磁干扰相关事件,身体扫描仪不能检测到心脏ICD。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后,残余 SYNTAX 评分>8分者预后差!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
阜外医院乔树宾等发表的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提示,在接受介入治疗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中,残余SYNTAX评分增高者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任意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发生率较高;残余SYNTAX评分是5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治疗缺铁性贫血首要的并非补铁!而是… 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
近日,美国胃肠病学会(AGA)发布了缺铁性贫血胃肠道评估指南,指南建议,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应首先考虑双向内窥镜检查。指南推荐用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45ng/ml而不是15ng/ml来诊断缺铁。对于无症状的绝经后女性和男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建议采用双向内窥镜检查。对绝经前女性患者,指南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即双向内窥镜检查而不是单纯的补铁。化繁就简!贵州省人民医院学者提出左心耳分型新方法
左心耳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在心房颤动状态下易于形成血栓。自2012年第一种左心耳形态学分类方法被提出后,左心耳形态与卒中的关系备受关注!第一种左心耳形态学分类方法将左心耳形态划分为鸡翅状、风袋状、仙人掌状、菜花状四大类。事实上,左心耳的形态众多,此四种形态分类并不全面,如图1所示多种左心耳形态就难以此四种形态概括。图1左心耳的多种形态杨进刚阜外2023-09-03 08:55:3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