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科学家发现新型巨噬细胞(有修复炎症损伤作用)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研究者认为,这种细胞可能对动脉正常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他们目前就这些特殊细胞如何在动脉壁组织发挥作用,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研究。
有意思的是,当感染发生时,这种特殊类型的巨噬细胞会离开动脉壁,而骨髓中前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则冲上前去吞噬细菌,之后经过那些经过自我更新一番的特殊细胞再重返发炎动脉壁,进行组织修复。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特别的组织巨噬细胞,主要活动在动脉壁外层,可以自我复制并修复动脉壁炎症损伤。而且这种巨噬细胞在胚胎发育时就已产生,与骨髓中前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并不相同。
研究者希冀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细胞、组织之间的联系,对感染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炎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靶向治疗。
来源: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Scientists redefine arterial wall inflammation, off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 hope. Eurekalert. Public Release: 7-DEC-2015.
人体的奇妙总会给人带来惊喜,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动脉壁发炎后能进行修复的特殊细胞类型。他们认为,这或许会提供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
他们也认为,动脉也不仅仅是输送血液的管道那么简单,它们可以启用复杂的动态的网络系统以不同方式来应对炎症和疾病。
0000
相关推荐
【马长生团队报告1万例中国房颤注册研究结果】不同医院抗凝比例最大相差17倍,半数卒中高危患者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据估算,在中国到2050年>60岁人群中将有520万男性和310万女性患有房颤。房颤之最大危害就是增加卒中危险,而且多致残致死。口服抗凝药的应用则会降低这种风险,我国房颤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状况如何?近期北京安贞医院董建增等通过分析中国房颤注册(CAFR)研究发现,2011-2014年,中国房颤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比例有很大提升(图1),但不同医院差异较大,应用比例最低和最高者相差17倍。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6:01:28
0000糖尿病患者坚持骑车可降44%死亡风险!丹麦研究
近期,丹麦学者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发表的新研究表明,骑自行车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不骑自行车相比,骑自行车的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都要低得多。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欧洲心脏杂志23.4分心血管称王,Circulation和JACC分别为18.9分和16.8分
近日,汤森路透公布了最新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BMJ:原因不明的体温升高预示死亡风险高
布列根和妇女医院急诊科医生发现,人体基础体温个体差异变化并不是由于测量误差或环境因素造成的,而是与人口学特征、伴随疾病以及生理状况有关。而原因不明的体重升高意味着死亡风险高。研究者指出,个体体温与被测量者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与新陈代谢和肥胖有关。本研究中,老年人群体温最低(–0.021℃每10岁,非洲裔美国女性的体温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