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焰(起搏器植入后房颤的防治技巧)
为减少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应避免设置较短的AV 间期,但不建议为最小化心室起搏设置过长的房室间期导致房室失同步(最好不超过 220~240 ms)。
积极治疗控制可能诱发房颤的原发疾病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预防起搏器术后房颤同样很重要。
选择性房间隔起搏和心房超速起搏无预防持续性房颤的效应,不建议常规使用。
对于存在房间传导阻滞的病窦患者,可考虑选择低位房间隔或双房同步起搏预防持续性房颤。
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心脏起搏是目前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唯一有效的治疗,但植入起搏器后房颤的累积发生率高达30%~40%,显著高于无起搏器植入的普通人群。
对此,阜外心血管医院姚焰教授和樊晓寒博士指出,所有植入起搏器的患者,预防起搏器术后房颤需根据个体病情特点选择尽可能生理的起搏模式和程控间期,最大化起搏的益处,最小化起搏的不良作用.
对于发生房颤的起搏器术后患者,可考虑应用抗心律失常和他汀类药物治疗, 同时注意抗凝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
对于长PR间期或可能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尽量不要应用最小化心室起搏的程序如 MVP 或延长 AV 间期等。
来源:樊晓寒,姚焰. 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现状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2014, 29:852-854.
对于预防起搏器术后房颤,保持房室同步最重要,避免频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次之。因此除了合并持续性房颤者选择 VVI 起搏模式,DDDR起搏模式优于任何单腔起搏模式(AAIR或VVIR)。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体检没用?JAMA综述
体检是一些国家医疗保健的常规部分,目的是检测疾病及疾病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JAMA杂志的一篇综述指出,定期体检在检出慢病、改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采取预防措施(例如癌症、吸烟和抑郁症筛查)方面有益处,但没有降低总体死亡率,也没有预防心血管事件。大连医大二院研究称,三成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房颤,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房颤
房颤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最讨厌的是增加数倍的脑卒中风险,而高血压又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有多少合并房颤?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东辉、刘倩等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831例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有32.7%合并房颤,其中有10%为新发房颤;15.7%为阵发性房颤,58例为持续性房颤。CTO病变“不理想”开通,影响远期疗效!JACC子刊阜外医院徐波、杨伟宪等研究
目前,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能否有远期获益,存在争议。而JACC介入子刊发表的阜外医院徐波和杨伟宪等的研究发现,介入治疗CTO病变后,存在15%的“不理想”开通情况,这些患者不仅住院期费用高、5年的远期预后较理想开通的患者差、甚至心源性死亡和心梗的风险也显著高于CTO开通失败的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9-11 14:31:100000高龄孕产妇心血管安全的四条建议
当下,我国将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但孕育的大门并不是畅通无阻的。计划生育政策始于1980年,照此推算,目前不少独生子女的年龄已经超过33岁,甚至35岁,属于高龄产妇行列。而高龄产妇由于各项身体条件的变化,容易在妊娠期间以及产后出现各种心血管问题。关注高龄产妇的心血管变化问题,能够更好的保护高龄产妇,确保其孕期、产后的心血管安全。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0:52: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