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4

中西医会以哪种方式结合

健康号2023-05-14 14:50:430

现在中国医疗体系的情况一定是中西医并行的状态,很多人会说中医发展的挺好的,国家都在提倡发展中医,为什么要支持呢?那还不是因为中医在当代的发展式微。

中国的哲学传统和价值观念,是强调以“和为贵的生生之道”,这既是一种“阴阳自和,升降出入,生化之宇”的生生不已有机发展性世界观;又是关于“通变合和,助其自组,因势利导”的生生之道创生性实践的方法论。唐代刘禹锡说:“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生”万物是一种自组性创生,“治”万物是一种“助其自组”性的实践。

第一,必须中医就是中医,西医就是西医,“而后两者合,物乃生焉”。第二,必须能够平等地位地对话,才能够“以他平他”地实现和而不同。如果中医只是一味地追随和“认同”于西医,或者只是自我从属于西医;以及西医研究中医只是从中医药中去“求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

作为西医院的中医科,也叫中西医结合科,无疑是整个医院最边缘化的科室,先不谈效益,科室的发展往往会出现矛盾的地方,医院的各种考核都是西医的标准,一群西医出身的管理层对中医指点,应该叫指指点点,非常烦人,却也是无可奈何的。

“和而不同”的结合,晏婴喻之为“和为羹焉”;他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同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由此,孔子强调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更是告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阴阳之道,安在哉?在乎生物而已”,阴阳之道也就是实践论的生生之道。阴阳如何生物?其前提是:“必阴自为阴,阳自为阳,而后两者合,物乃生焉。”因此,中西医结合的前提:

《素问》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本”于阴阳而又“道”法阴阳。

现在社会上也会有一些标榜中医特色的民营医院、诊所,最常见的还是针灸、推拿,以及老中医坐诊的卖中药的,在现代社会中,又怎么可能有纯纯的中医呢,推拿的要看影像学检查结果,老中医也要看住院病历和检验结果,甚至还见到一个中西医结合动物诊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既然中医和西医作为一种独立的医学存在,暂时放下争议,总归要和平共处的,那该以哪种方式共存呢?

科学时代给人类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灭亡危机。人类的未来在哪里,该以什么的文明继续下去,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和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医学模式也是必定要仔细斟酌的。

这个现象就好比去看一些古镇、寺庙等,给人的感觉很是传统,其实都已经沦为靠人流量为生的旅游行业了,除了那个文化的符号,一切传统的东西荡然无存。

对于医药来说,《汉书·艺文志》所以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相互作用的自组性创生:“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生成演化发展)真正的终极原因”,是“以他平他”的和而不同的差异性的结合和统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