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15

经方合治头痛2年案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8-01 02:10:581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3期初级经方传承班。

拟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吴茱萸汤,四逆汤。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眩晕、不寐、郁病、头痛、消渴、咳嗽、发热、哮病、喘证、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及肿瘤术后、眩晕头痛以及颤震、咳嗽、喘证、胸痹、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

患者一诊的时候,以明显的阳虚水饮,浊阴占据阳位为主,口干口苦,考不考虑半表半里证,犹豫了下,终究还是落在水饮郁而化热的上热证,在辨六经的时候考虑厥阴太阴合病,因为里虚明显,阳虚水饮,柴胡桂枝干姜汤、吴茱萸汤,四逆汤。

2年前出现头痛,以胀痛为主,吃药可缓解,经过治疗后好转,但每当熬夜休息不好而发作,在当地查核磁,静动脉未见异常,每次疼痛以布洛芬等止痛药来缓解,其朋友介绍而来就诊。

12月18日二诊:头痛缓解,还是痛,口干口苦减轻,怕冷,便稀,舌脉同前。

柴胡15g,桂枝10g,干姜12g,炙甘草10g,天花粉12g,生牡蛎30g,生龙骨30g,黄芩10g,吴茱萸20g,党参15g,生姜10g,大枣10g,蒸附片15g,7剂,日一剂水煎服。

头痛2年,加重3天于2021年12月10日就诊。

吴茱萸汤在经方体系里属于太阴病,寒饮冲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用吴茱萸温化寒饮,降冲逆,临床运用颇多,前庭偏头痛,眩晕,呕吐等。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②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12月27日三诊:头痛发作减少,这一周已经不用服用止痛药,怕冷好转,大便成型,舌胖大,苔白,脉沉细。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临床调理水饮上泛,头眩、胸胁支满,除投泽泻汤、苓桂术甘汤,常将二方合一,开《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就是二者的统一体。

视频号:中医林佳明,每周四早上八点十五分直播。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蒸附片30g,干姜30g,炙甘草15g,吴茱萸10g,党参20g,茯苓45g,苍术30g,桂枝10g,川芎30g,7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渐入佳境,步入坦途,小剂苓桂术甘汤,四逆汤善后。

二诊来看,上热已经不显,太阴里虚尤为明显,去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大温阳化饮破阴浊力量,四逆汤,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加川芎。

男性,56岁。

③《金镜内台方议》:“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盛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也。”

六经辨证:厥阴太阴合病。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拟方:四逆汤,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加川芎。

患者服用后一直未在复诊,今天下午就诊咳嗽,说其头痛到今未发作。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时间线显示,请加公众号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哦!

林佳明,来自广西一个小城。

吴茱萸汤,在经方体系里面属于太阴病,在教材及其他体系解读属于厥阴病,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的,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只是从不同视角看问题,思路,收获也不一样。

其中以茯苓为君,白术、泽泻居次要地位。

蒸附片15g,干姜15g,炙甘草10g,茯苓45g,苍术30g,桂枝10g,川芎15g,7剂,日一剂,水煎服。

2022.06.01今天是我写日记的第1370天。

①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头痛,以两侧为主,胀痛,口干口苦,心烦,纳寐差,四逆,比别人怕冷,便稀,不成型,舌胖大,脉沉细。

茯苓我平时用以30-45-75为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