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70

桂二越婢一汤治疗咳嗽(一剂知,二剂已,效如桴鼓)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31 00:24:340

其实,在仲景医学里面,给我们做了非常清晰明了的路径演示及指明了方向。

我总结了那么几点啊:

今天晚上问了孩子的妈妈给予的反馈:

收集六经辨证的资料: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烦躁,夜间睡不安稳,舌红苔白,脉是浮苔是黄的。

我说好,我看看。

那么运用这个方的一个具体的药量怎么用呢?

我查房后,发现他在等了很久,说,很抱歉,让您久等了。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属太阳病,病位仍在表,可以是初感外邪,亦可以是用药后的坏病,总之,病人体质已处于气阳不足,津液亏虚的状态,但表邪仍不解,郁而为热,热多寒少,因而不可发汗,只宜宣通并清郁热,以桂枝二越婢一汤达到这样的目的。

那么平时桂枝二越婢一我们怎么样用呢?

今天的案例,值得大家好好的总结,恩师农老师反复讲了在临床儿科运用,其实,不单儿科,成人也有很好的效果。

我一般是用原方,用量是用原方的一个比例的,用这个方的比例里面生姜是最多,是生姜比石膏多二铢,石膏是第二多,如果是用在成人身上的话,用原方原量,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是小孩子呢,是热多寒少,而且吃不了辣的。

第三点,就是小孩子咳嗽了好久都没好,就是已经有了痰饮留伏的一个表现了,因为小孩子肺脾肾都是比较虚的,所以他外感以后很容易生痰生饮,然后形成伏痰留饮的,所以他咳嗽会好久都不好,然后又发热了,又外感啦,又发热流清鼻涕,这个时候呢,我就会用小青龙汤加石膏加生姜,以桂二越一汤的方义来治疗。

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合病。

经方治疗,出乎意料,只要在辨证精准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

她说:我孩子感冒,咳嗽,睡不安稳,我给他吃了点药。

病位:表,里。

此条条文所述,历代医家争论纷繁,主要针对“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的理解,意见不一,并且对本条所述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条文顺序等争议很大。

我问:怎么了?

这个药的用法我基本上就是这样子用的,用上去以后一般一副药都能够退烧,那有些呢,在下面治了好久,有些输液好久,那可能会吃多几副,比如说三四副啊,也是有的,只要没有其他的病症都可以继续用,因为我们用量也不是很多,一般我用桂枝麻黄芍药就是用五克,比如三岁到五岁的都是用五克,三岁以下可能就会少一点点啊,也都可以用到五克左右的。

我看了主要是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她说:就是电话上讲的,孩子感冒,鼻塞,流鼻涕,晚上很烦躁。

本方为桂枝汤与越婢汤的合方组成为:桂枝 芍药 甘草 麻黄各十八銖 生姜一两三銖 大枣四枚 石膏二十四銖(六銖=一分 四分=一两)。

尽管对该条文的理解没有获得统一认知,临床中不少医者仍在不断实践中,并获得良效,但均为个案的报道,离广泛应用还很远。

我说:不要吃了,您带孩子过来吧。

浮数也可以用啊,脉比较弱也可以用,但是我们要排除少阳证,典型的阳明证,还有阴症啊。

我说:在的。

这时我就直接用,而且平素气弱阳虚的小孩发热了,看他的舌象,舌是偏淡的,舌苔是白的,然后脉是比较弱的,摸上去不是很数。

此方为临床用来治疗外感发热的一首退热神方,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但临床所用医家寥寥无几,实在可惜。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41天。

收到东岸邻居的电话,问:老师,您在医院吗?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我们来看看仲景医学是如何讲述的,在临床中我们如何把握方证的辨证要点呢?

那么这个方的应用我就分享到这里了,然后只提醒大家一点的,就是我也会用到小青龙汤加减,这是我进一步的引申的应用,那么通过这样应用以后,无论是小孩的咳嗽还是发热都很快的缓解过来,效果也特别好,所以大家也可以这样子来用。

第一点是平素气弱,阳虚的小孩发热。

拟方:桂枝(去皮)6g,芍药4g,麻黄4g,甘草(炙)各4g,大枣(擘)3枚,生姜6g,石膏15g

很多小孩特别怕吃生姜,所以我就改为石膏多于生姜,石膏一般会比生姜多五克,而且我用的石膏量并不是很多,比如说15克左右啊就可以了,然后生姜就会用到十克这样子。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然后呢,就是太阳表证多5天,也没有传遍,比如说还流清涕,恶寒发热都很少,大小便正常,除外了少阳纯阳明证,还有三阴证,这些鉴别诊断以后,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一个桂二越婢一汤来治疗。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在学习伤寒论中发现了该方独特的剂量特点,十分赞同医圣原文所述,并积极运用于临床,尤为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由此更说明了医圣原文所述的合理性,以及经方的强大威力-----效如桴鼓。

因而临床上对本条文的应用并不广泛,很多医家的医案中都难于找到运用该方的踪影,远没有第23条的桂枝麻黄各半汤影响深远。

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将用三年的时间,来深耕研究经方医学的临床运用,总结,并决定在每周四晚上六点开展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线下论坛,欢迎大家的到来。

病性:表虚,里热。

第二点呢,就是比如说高热了很多天。发热了好多天呢,发汗了很多,也就是吃了很多退烧药,伤了阳气,脉已经变弱了,但是还是有太阳表证的表现,还是有发热,恶寒热度很少,脉是比较弱的,这样的一个表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

开了两剂。

因此,在学习和临床运用过程中,我们要理解这首方所治疾病的体质特点、病机特点,用药特点,临床中才能灵活运用,获得满意疗效,并以临床疗效来再次证明该条文的真正含义,而不是要改变条文来适应我们自己的认知。

现就该条文的研究概况从理论研究至临床运用综述如下。

辨方证:桂二加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的理解,此方出自《伤寒论》27条:

另外我还会加一些,如果热比较多的话,会加葛根、芦根、白茅根,这个是没有什么味道的药啊,都比较好吃的药,另外呢,如果是认为里气比较足啊,舌苔比较厚,大便又不通畅,那么我会加陈皮竹茹蚕沙,这些药也是没有什么大的味道的,小孩比较容易接受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