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6

2021(02,01)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30 12:50:460

甘草6g 桂枝10g,白芍10g

小柴胡汤中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能够透达郁火,升清降浊。患者表现出来的为少阳病,此方中小柴胡汤就是因此而设。用半夏、白术、天麻、钩藤、菊花、陈皮,这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头晕沉感,舌淡苔白,脉弦,这个主水饮,我们所说的太阴病,是阳气不足、里有虚寒。

眩晕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问题——夹瘀证,可以用四逆散、桂枝茯苓丸、血府逐於汤等等,我们用的也比较多,当然这些都是在灵活辨证的基础上去使用的。

6、常用方:天麻钩藤饮

那么这个是比较容易辨,就是她有少阴病的表现,有头晕头痛,然后又夹有瘀夹有饮,我们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跟桂枝茯苓丸,患者服用七剂以后,头晕头痛的症状基本消失,然后根据患者这个体质情况,我们再给她继续服用了五剂,那么这个头晕就没有再发作过了。

这张方是江尔逊先生的柴陈泽泻汤,对于急性期的眩晕效果是很好的。此方为江尔逊所创,由小柴胡汤、二陈汤和泽泻饮三方合,基本组成为:柴胡10克,陈皮10克,泽泻15克,黄芩6克,半夏10克,白术10克,党参12克,茯苓15克,天麻10克,钩藤12克(后下),菊花10克,甘草3克,生姜6克,大枣10枚,共14味药。

其实门诊当中很多这类病人,感觉头重脚轻,头上好象压着大石头,很重;脚下象踩棉花一样,轻飘飘的。

泽泻饮就是泽泻、白术加茯苓,针对的是水湿。泽泻、白术、茯苓涤饮利水,这是常见的药用解释。

在18到79岁的成年人中,一生眩晕的病患率是7.4%,老年人发病的风险是年轻人的3倍。

这个方大家非常熟悉了,是我们中医内科常用的一首方。“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良。”这首方来源于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这种方也是我们在临床中治疗眩晕病用的比较多的。

关于眩晕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对这个认识还不是很深,很多医生和患者对这个病没有充分的认识,很容易误诊。

四物汤加苓桂术甘汤,春宏老师好像讲过日本人叫做连珠饮,就是用来治疗血虚水饮、血虚水盛的,既能够养血活血,又能够化水湿水饮。苓桂剂在眩晕里面是用的是很多的。这里有个比较特殊的用法,不管有没有失眠都用龙骨牡蛎,这是泽泻饮的特别之处,也是大家常用的特效果方子。

有很多头晕症状通过简单的复位手法就可以治愈或好转,但很多时候却被当作颈椎病来治疗,比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误诊率就特别高。

六经辨证分析:头晕,头重,舌胖大苔白偏腻,脉弦细,为太阴水饮为病,水饮内停,上蒙清窍,浊阴不降。口干不欲饮,为太阴水饮不化,津液不能上承,经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太阴的渴,为不欲饮。

头晕,头重,以左侧为主,伴有耳鸣,汗出恶风,口干口不苦,时有胸闷,不想吃东西没有胃口,无四肢冰冷,无腹痛腹泻,二便正常。面色稍白,身材中等。

舌淡润苔白为水饮之临床经典表现,不黄未有化热的表现,口干考虑上中焦气化失常引起,不考虑阳明之证。

处方:

柴胡12g

第三个病理因素就是火,刘完素从火立论,其《河间六书》中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

我们在临床中治疗眩晕,用这个黄芪桂枝五物汤其实效果也蛮好的,但是有时候的话呢,会和另外一首方合用,就是那个补中益气汤,用于这种,气虚,中气下陷,中气不足所引起的这种人。他这个走阴的话呢不是很明显,但是以中气不足,中气下陷为主,那么有时候的话呢,这两首方,有不同之处啊,但是也有它的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重用了黄芪,然后黄芪桂枝五物汤呢,现在大家用的更加广泛的是在血痹上面。

辨方证: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

从经方的角度来说话,天麻钩藤饮证主要表现为有阳明、少阳或者太阴合病的表现。用经方体系来分析,清阳明热的有山栀黄芩,茯苓具有化水湿的作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降阳明之热,通常说法叫做清肝降逆,阳明之气,上逆于上,患者有空热感,面色红、头胀,容易发脾气,失眠难入睡,舌红苔黄脉弦等这类表现,那么天麻钩藤饮就有机会用了。

5、常用方:镇眩汤

茯苓15g

在我们临床中医治疗眩晕的病人来说,效果很好。

症状重的,犹如在上高原上坐车,又像小孩子玩旋转飞船那样,感觉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一站就晕的状态。

可以这样子去理解这首方,这首方治疗这种偏头痛,就是眩晕伴有痛的这类病人的效果比较好,我们在临床中用的也比较多,大家遇见这一类的病人,有晕,又伴有痛为主的病人,偏头痛,还有前庭神经的这类病人,可以进行加减的试用。

此方功效燥湿化痰,亦有清火祛风作用。按六经辨证讲就是阳明有热,水饮化热,是太阴和阳明合病的表现。

那么我们就考虑他这个眩晕,是一个上热下寒的一个眩晕,所以我们就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跟当归芍药散,主要就是他除了这一个上热下寒以外,还夹有血虚水饮,那这个临床中我们用的也比较多,特别是在这种精神性的一个眩晕里面,就是伴有这种心理疾病的这类患者上面,他的表现出来的是与以躯体症状为主,眩晕,头痛,胃痛,呼吸困难,坐立不安,心脏神经功能症的胸闷,心悸,心烦,恐惧感,憋闷感、濒死感等这类的表现,其实是非常多见的。

拟方:

还有一种眩晕跟体位有关,比如说头转向左边或者偏向右边,他晕得更加厉害,这个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耳石证,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比如说有个病人女性四十岁,阵发性眩晕伴耳鸣,五年再发加重一天。患者有潮热感,有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失眠,手足心热,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那直接就用上天麻钩藤饮,4剂一共吃了3次,12付药症状就明显好转了。天麻钩藤饮大家在临床中用的也比较多,辩证还是比较容易的。

桂枝汤是有温经,和营,通痹作用。对于血行运行不畅,所以肌肤所致的血痹症用的比较多。

《丹溪心法·头眩》中记载:“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结果:患者症状好转,遂停药,随后电话随访,眩晕未发。

头晕是头脑晕晕沉沉的,感觉头闷、头罩不清醒,好象有东西紧箍在自己的头上。

一、眩晕的发病特点

结果:患者服用四剂后汗出、恶风好转,头晕减轻,饮食好转,自觉头重耳鸣,予苓桂术甘汤善后。

柴胡18g,黄芩15g,半夏12g,党参12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6g,茯苓30g,桂枝20g,白术15g,葛根90g,天麻15g

我们看这首方的主方组成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女性,52岁,原来诊断为颈椎病,现在反复的头晕2年,时有天旋地转,发黑蒙,恶心欲吐,查颈椎MR:颈椎病,经过治疗后症状好转,依头晕。

这种眩晕通过简单的手法复位马上就可以让眩晕缓解。有时候中药没办法治,人家不用扎针吃药两分钟就弄好了。所以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治疗方法。

他头晕就是反复的发作,一发作的时候,有时候会有这种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烦躁,失眠等表现,患者来的时候,除了这些头晕的症状以外,还伴有心烦,失眠,坐立不安,口干,口苦,烦躁,又有恶寒,晚上恶寒明显,有恶风,小便三到四次,夜晚夜尿多,清长,大便稀。她的舌象,表现为舌红,特别是舌尖红,苔白。脉呢,寸脉有点弦,尺脉沉细。

主要是用六经辨证体系很容易识别表证。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也是一个眩晕的病人,反复的发作。他在上,也是表现为有上热的表现,比如说眩晕、天旋地转、烦躁、有失眠、有口干有口苦。

只限中医临床一线医生加入,不分体制内外,不论年龄。

1、病案一

因此,我们可以辩证为少阳太阴合病。六经辨证出来之后,我们就选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实际上就是黄芪桂枝汤加减。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经方的辩证里面的话可以说是太阳中风夹气虚。

颈项部不适减轻。但是依然有恶风,不能吹空调。口苦心烦,舌淡苔白,脉细弦。六经辨证分析:患者出现口苦、心烦症状,结合舌脉考虑为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表未解,用柴胡桂枝汤,苓桂术甘汤。

大枣10g

而且,他全身躯体化的症状很多,各种各样的症状特别多,这个时候就是辨六经以后,抓住核心的病机进行治疗。

拿我们科来说,每年因为头晕眩晕来就诊的患者占至1/3左右,这说明眩晕病的发病率非常之高。

眩晕病在教科书上的定义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另外一个的话呢,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大家非常的熟悉,如果是说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就是从经方那个角度来说,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属于什么方证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分析一下。

经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兼水饮为病,桂枝加葛根汤、苓桂术甘汤。服这个处方,八月一号二诊时,头晕症状明显好转。

六经辩证:少阳太阴合病,头晕,耳鸣,脉弦,为少阳病,头晕沉感,舌淡苔白,脉弦为太阴病,为少阳太阴合病。

虽然眩晕病是非主流的疾病,但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个病还在逐年增高。

我们讲的感冒和眩晕,大家要放在这个六经辩证的体系下面去重新认识,其中有很多案例用麻黄附子心汤、真武汤也可以治疗。

桂枝20g,白芍20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10g,白术20g,茯苓40g,葛根60g,天麻20g

腹诊:剑突下轻压痛,未及明显的气上冲,胸及明显的悸动,搏动感,舌胖大苔白腻,脉弦细。六经辨证分析的话,头晕、头胀,舌胖大、偏腻,脉弦细,为太阴水饮病。

水饮内停,上蒙清窍,浊阴不降,口干不欲饮,为太阴水饮不化,津液不能上承。经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太阴的渴,为不欲饮。颈项部不适,汗出,腰痛,为太阳病。

其实上临床上有一个专业的诊断叫做精神相关性眩晕,由于这种焦虑过度的紧张所引起的头晕,现在越来越多见。这个患者头晕、头重、出汗,以晚上为主,颈项无不适,腰痛以膀胱经为主,口干不欲饮,没有口苦,没有胸胁胀满及腹痛,二便正常。

眩晕中比较常见的是梅尼埃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天旋地转,有些人突发耳鸣、耳聋,有些人眼球震颤,这在梅尼埃病急性期发作的时候是比较常见的。

一个老年女性,眩晕一天,头晕,晕沉感,耳鸣,口干口苦,无天旋地转,舌淡苔白,脉弦。

08月01日,二诊:头晕症状明显好转,颈项不是减轻,依时有恶风,不能吹空调,口苦,心烦,舌淡苔白,脉细弦。

二、眩晕的病因症状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894天。

结果:患者症状好转,遂停药,随后电话随访,眩晕未发。我们临床中要方随证转,不能够一方到底的。

如果从经方的角度来说,这首方实际上适合少阳太阴合病为主,也可以说是少阳太阴夹有饮或者是说阳明微热,大家可以灵活地根据患者每个人不同的一个情况去选择,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来调整剂量。

有眩晕、有水饮为病,选用苓桂术甘汤。

主要是以大剂量的黄芪为主,主要多用于现在大家比较用的比较多的是这种痹症,特别是治疗血痹,黄芪的话呢,有益气作用。

现在很多人偏重于中医和经方的学习,其实中医和西医都可以帮助病人,都可以治疗疾病,我建议学中医的人对西医也要有所了解。

女性,40岁,头晕2个月就诊

成立了一个“全国经方实战应用医生交流群”,不分门派,通过每一位大夫真实的临床病案,只谈个人的应用体会与疗效经过,一起思考,相互借鉴思路与经验,共同提高。

今天的话呢,就是简简单单的就是帮大家捋了一下眩晕的一些常用的方证,就是从我们看病,看的角度来说的话,有很多方子都可以治疗眩晕,对吧?但是关键就是要辩证!

六经辨证分析:患者出现口苦,心烦症状,结合舌脉,考虑为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表未解,用柴胡桂枝汤,苓桂术甘汤。

第二个病理因素就是虚,即“上虚则眩”,语见《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还有“上气不足”,语见《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景岳全书·眩晕》中说:“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

这个病人平时就有恶寒怕冷,那么遇寒的时候就加重,整天感觉到头晕晕沉沉的,然后合并有头痛,脉是沉细的,舌质淡红暗,还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比较明显,苔是薄白的,那么就考虑是一个少阴病夹饮夹瘀血,比较容易辨别,我用的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茯苓丸。

另外一个方证就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这首方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方在我们科室里面用的非常之多,特别是一些精神性的眩晕,伴有失眠、焦虑的这类病人用的很多。

眩晕最为凶险的是恶性眩晕,它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小脑和脑干的梗塞或者出血所引起的,这种晕跟一般的眩晕不同,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而且晕的时间比较长,还有反复的呕吐。

当然,还是要辩证论治,看病人有没水饮表现,有没有血虚、面色苍白,面色白,舌质淡,容易疲劳,胸闷,心悸,容易劳累,失眠等等这类表现,有就可以用,也是我们常用的一首方子。

眩晕病总的病机很简单,其核心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从而引起清窍失养,脑窍失去濡养就出现眩和晕。

坚持的话一般来说效果是比较好的。

这首方在临床使用的很多,但是有时候这首方它单用比较少,有时候往往一起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是少阴病夹饮,也就说它是属于一个表阴证夹有水饮。

同时,我们还要重点了解一下头晕跟眩晕之间的区别。

4、常用方:柴陈泽泻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有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一个老年女性,眩晕一天,头晕,晕沉感,耳鸣,口干口苦,无天旋地转,舌淡苔白,脉弦。用六经辨证来说,头晕,耳鸣,脉弦,口苦,口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再加上有脉弦,主半表半里的阳证。

黄芩10g

它可以说是少阳阳明太阴合并的一首方,在伤寒论107条,大家可以翻书,来看一下它讲的是什么内容,大家应该会很有体会。我们用在眩晕的病人效果也是很好的。主要是按照这个六经来辩证就可以了,我们案例太多了,我就不讲了。

讲一下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

这个病人为女性,五十二岁。诊断为颈椎病。临床很多眩晕病误诊为颈椎病,实际上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只占1%甚至1%都不到。一见头晕就以为是颈椎病所引起的,其实很多是误诊。

那么它主要是有四物汤的含义在里面,当归,川芎,然后它又有活血养血,然后主要是一堆祛风的药,白芷,羌活,独活,菊花,然后还有化湿的药,苍术,独活,还加一个黄芩,如果是从我们经方的角度来说,这应该是属于太阳太阴合病,夹有血淤的表现。

镇眩汤就是四物汤、苓桂术甘汤合泽泻饮加龙骨牡蛎,如果我们从六经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这个应该是属于太阴病,血虚夹有饮,他表现出来的是以太阴为主的临床的表现,但是又有血虚的表现,又有水盛的表现,血虚水盛,血虚水饮,所以它用到的泽泻饮,用到苓桂术甘汤,其中的桂枝还起到降逆的作用。

据统计,20%-30%的人群中都发生过头晕或者眩晕的症状。

患者服用3剂之后,症状明显好转,头晕耳鸣就没有了。患者仍诉有便秘,考虑还是有太阴津虚不足而引起,在此基础之上加大生白术用量用到60克。吃了两次,后面大便正常,由2-3天一便变为每天都便。

3、案三

那么为什么输液有时候眩晕不好转呢?同样的情况,我们很多失眠的病人、很多焦虑的病人、很多抑郁的病人,它合病有表证,我们却一味去疏肝解抑去调气血,而并没有注意到这类病人还合并有鼻窦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这个病人是因为感冒后出现头晕,没有恶心呕吐,没有肢体偏瘫,在门诊用了血栓通、天麻,用了营养神经的长春西汀,症状未见好转。

很多方都可以用于治疗眩晕,主要是六经辩证准确, 还有另外一首方就是清上蠲痛汤,这首方也是我在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是在《寿世保元》里面出现的这首方,这首方主要是由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甘草,黄芩加生姜组成。那么它主要主治这种头晕伴有头痛,就是不论是左右偏正,新旧的头痛都可以治。

所以说眩晕的难点实际上就是诊断问题,临床中有1/3的眩晕在西医那是查不出原因的,被称为不明原因的眩晕,这一类比较多见,而中医治疗却有比较好的效果。

还有一个就是,瘀血阻滞所引起的眩晕,也比较多见,我们刚才和大家讲了一首方,桂枝茯苓丸,事实上,血府逐瘀汤也比较多见,就是单纯以瘀为主的,临床中也不少见。特别是脑震荡以后,这个病人本身是淤血体质,舌质暗,舌下静脉曲张,脉涩。这个晕的部位固定,伴有头痛,刺痛等为主。我们用血府逐瘀汤效果也很好啊。

辨痰湿,辨水饮,辨食积,辨气虚,辨血淤等等,还要辨津症,才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实际上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希望大家对眩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多的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经方,来看待这一个眩晕的治疗。

整天犯迷糊、晕晕乎乎的没有精神,这个叫做头晕。而眩晕则不同,它是以旋转为主症,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旋转,周围一切物体都在转。

如果用中医教材教我们的脏腑辨证,眩晕下面列堆证型如气血亏虚证、肝阳上亢证等,这样就会不懂也不会辨表证。

另外临床还有几首方比较多见的,就是厥阴病里面大家经常用的到的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跟当归芍药散,还有就是乌梅丸,我们科见的也很多,就是说他这个眩晕,就是表现为上热下寒,寒热夹杂为主,那么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这个病人,是一个焦虑症的一个病人,他焦虑症,他主诉却是以头晕为主,这个病人我们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叫做精神相关性眩晕,就是说眩晕,他不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它是由精神性的原因所引起的这种头晕。

所以,这个病是太阳少阳合病。同时夹饮,病机就是水饮上泛,清阳不升,邪犯少阳,太阳表不解。

这种成功案例很多,我治疗急性眩晕基本都有效。但是也不能够机械地套方,必须在六经辩证的指导之下,有表还是要解表,它表现为少阳太阴合病的就可以用,效果非常明显。

2月份,新的一个月,是一个团圆月,又是新的一个月开始,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开始,针的运用要日日用,日日新。

舌淡润,苔白,脉细。

就诊时头晕、头重以左侧为主,伴有耳鸣、汗出恶风,口干不苦,时有胸闷,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没有四肢冰冷,没有腹痛腹泻,二便正常,面色稍白。

但是提醒大家,黄芪桂枝五物汤,其实在眩晕上面,也具有广泛使用的前途,特别是,有些病人合并有一个在来月经时候的一个晕,月经周期的时候啊,出现了一个晕,还有一些月经的一些改变。比如说月经先期,量少没有血块色暗,没有寒热的表现,大便略干,这种就是属于什么呢?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来月经以后的这种晕,它是属于气血虚,不能上奉于脑,不能够濡养清窍所引起的眩晕,所以说呢,我们就可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这些是眩晕病的常见的一些方证,但是大家不要去套方,还是要在辨证的基础上面去处方用药,灵活地把握六经辨证的精髓,然后具体运用到各个疾病里面去。

一般的眩晕经过处理后一天之就会缓解,如果不缓解的我们就要注意是否有小脑、脑干的梗塞或出血。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中也很常遇见,家属有时候可能会不理解,我们应当提前做好沟通解释,这对于我们治疗来说也是特别重要。

初诊:患者头晕,头重,汗出(以晚上为主),颈项部不适,腰痛以膀胱经为主,口干不欲饮,无口苦,无胸胁胀满及腹痛,腹泻,二便正常,月经不正常,一月两次,月经量少,无血块。腹诊:剑突下轻压痛,未及明显气上冲胸及明显的悸动,博动感。舌胖大苔白偏腻,脉弦细。

眩晕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个大疾病,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体验或者是发生过眩晕。

这首方也有它的特殊之处,叫做镇眩汤,来自于陈宝田先生的《时方的临床应用》。它主要是由四物汤合苓桂术甘汤加龙骨牡蛎,基本方为:川芎10-16克,当归10-12克,白芍10-16克,生地10-12克,桂枝10-12克,茯苓12-18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方中龙骨牡蛎起到化痰、降逆、安神的作用。

病后反复输液,影响脾的运化,津液输布失常,水饮溜滞中焦,胸闷,上扰清空,脑窍不得濡养,影响气机升降,头重亦为其水饮表现。

下寒也是有胃寒趋冷,但是他这个脉象和原来的第一个案例有点不同,他关脉弦尺脉弱。这病人我用的就是乌梅丸。

眩晕的六经辨治

阅读时间:10分钟

我们其实还有炙甘草汤,还有其它的一些方剂,在眩晕的治疗上也用得上,但是的话呢,我们就紧紧的抓住他一个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有水饮为主的,有少阳为主的。那么这种,我们能够治的好的,我觉得,就已经很厉害了啊,所以说呢,把我们和大家所说的这十几二十首方剂。反复的去琢磨,反复的去抓它的方证啊,抓它的六经。然后融入自己的生活里面去,今天眩晕的专病,我们就和大家讲到这里了。

我们看这个病人,她在上就是一种上热的表现,在下就是一种下寒的表现,有心烦,口干,口苦,急躁,有舌红。

三、 眩晕的病理病机

《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学过六经辨证,有汗出恶风、本来就有感冒,必有太阳病表证。感冒后表征未解,就会有这样的临床表现:头晕口干耳鸣,不想吃东西,为邪入少阳。病后患者反复输液,影响脾的运化,津液输布失常,水饮留滞于中焦,出现胸闷,上扰清空,脑窍不得以濡养。

颈项部不适,汗出,腰痛,为太阳病,经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临床中的一个医案,比如说一个女性,三十五岁,因头晕头痛来就诊,再发加重一天来就诊。

那么它主要的话就是从六经辩证的角度来说,它是什么,实际上它是太阴病的一首方,它治疗阳虚水泛,大家很熟悉,它能够温阳利水。那么治疗这种头晕目眩,身体肌肉的这种瞤动,站立不稳,甚至伴有一些四肢沉重,浮肿,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那么我们用真武汤的机会就很多,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用真武汤加龙骨牡蛎,效果会很好,起到一个温阳潜阳的作用,把那个神收回来这个意思。

为什么我们用六经辨证对治疗眩晕病有优势?

临床上我们见到的患者多数表现为头晕为主症,有些人以眩为主,感觉天旋地转。症状轻的闭目养神、卧床休息,可能一个晚上就能好转。

白术20g

治了四次,基本上这个眩晕就不再复发了。大家要注意的就是这个乌梅丸,有时候在临床中,特别是一些比较疑难杂症,还有一些慢病久病杂病的病人,其实表现出来的这种寒热夹杂、虚实夹杂的病人,乌梅丸是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的。

吴茱萸汤原来属于厥阴病,其实是属于太阴病方。头痛,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它用在头痛的机会也比较多。眩晕的话呢,它会伴有头晕,恶心,想吐,舌质淡苔白腻水滑,那么这种就会有一个使用吴茱萸汤的一个机会,我们常常的话吴茱萸汤加半夏,吴茱萸汤与泽泻饮一起合用,效果很好。

很多眩晕病人是由于紧张、焦虑等原因所引起的,那么龙骨牡蛎就起到一个收敛、安神的作用,而且龙骨牡蛎在张锡纯不单用来安神,还能化痰。龙骨牡蛎加上猪苓10克、泽泻30克,就是有泽泻饮的含义在里面。

那我们用的方法很简单,有汗出,有表证,有中风证就用桂枝汤。那么进入少阳,不想吃东西、口干口苦、脉弦,就用小柴胡汤。

更新时间:每天早晨7点

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5g,党参10g,大枣10g,甘草6g,茯苓20g,桂枝10g,生白术40g,陈皮20g,天麻15g,钩藤12g

这类患者长期有鼻塞、流鼻涕,有咳嗽、有表证必须先解表,如果表不解的话,一味去治疏肝解郁效果是不会好的,这个表证要注意识别,合计到很多慢性病久病都可以有表证,大家在临床中以一定要注意。

2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肢体偏瘫,在门诊反复输液治疗,症状未见好转。

四、眩晕的经方治疗

这首方我们和大家说下,它在《寿世保元》里面是治疗头痛的,那么我们在治疗眩晕的时候,实际上它就具有祛风化痰燥湿的功效,又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这样子我们在临床用的时候可以抓住这种特点来进行去使用。

这就是在六经辨证指导下治疗眩晕的方法。我们说打好六经基础的原因就是要统筹,统筹对疾病的认识,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六经辨证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

眩晕病内容很多,建议大家不要盯着眩晕,我们也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

经方的学习,需要更加的深入,兼顾更加学说,灵活,兼容,思考,总结。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六经辨证分析:汗出,恶风为太阳表证,感冒后太阳表证未解。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在临床中用的也比较多的,就是和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一样都是治疗上热下寒,还有这个寒热夹杂的乌梅丸,它治疗眩晕使用的机会也比较大。

最后再和大家讲一点吧,就是那个真武汤,真武汤大家很熟悉了。

眩晕的第一个核心病理因素是痰饮。

结果患者服药后,汗没有了,恶风好转了,头晕也就减轻了。

下焦表现出来的就是恶寒怕冷,恶风,大便稀这种表现。

这个剂量不一定要完全照抄,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刚才我们讲到眩晕的病机,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火不做眩。据此来看,江先生这个方具有豁痰、补虚、祛风、清火的作用,恰好针对以上四个病因来对证治疗的。

头晕,口干,耳鸣,不想吃东西,为邪入少阳,少阳枢机不利,为半表半里的阳证。

同时,我们对疾病要有正确认识,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有的病通过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方式就可以治愈,而有些病即使经过正规治疗也未必就能治愈,也有可能人财两空,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眩晕的话呢,还有一首方我们用的也很多的是,吴茱萸汤,大家也很熟悉了。

所以说,大家对六经辩证综合的思路和内容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有很多病人头晕以后会形成恐惧感。眩晕发作他第一次可能不怕,很容易治好。第二次再发的时候,他可能也不一定怕。但第三次再发的时候他就有点恐惧了,反复的晕,慢慢就形成这种心理性的眩晕。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所有的眩晕都当做颈椎病,有时候在按摩疗效不好的时候,要转变一下思路,用经方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

结果:复诊后,头晕耳鸣已经没有,患者便秘,考虑还是太阴津虚不足而引起,在此基础上加大生白术用量60g。

影响了气机的升降,头重亦为水饮的表现,舌淡苔白为水饮临床经典的表现,舌苔不黄,没有化热的表现。口干,是中焦的气化失常所引起,不考虑阳明。

乌梅10克,细辛3克,黄连6克,川椒3克,当归10克,桂枝8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附子10克(先煎半个小时),黄芩10克,这病人效果比较好,他一开始用了4剂,后面第二次复诊的时候,在这个乌梅丸基础之上再进行了一个调整。

2、病案二

六经辨证:太阳少阳合病夹饮,水饮上犯,清阳不能升

六经辨证治疗眩晕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以此治疗眩晕的病人有80%是有效的。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这个病人是舌淡润苔白,脉细。

很多经方都可以治疗眩晕,然而如同我们讲感冒一样,眩晕的治疗也必须辨证论治,就是要在六经基础之上进行辩证进行治疗。

四剂,水煎服,日一剂

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从六经的角度来讲,它实际上就是降阳明、清阳明。那么半夏、白术、陈皮针对的是痰湿,即太阴病。

这个六经辨证,通过六经来进行辨证,然后辨方证,辨六经出来以后辨什么?

拟方:柴胡桂枝汤加苓桂术甘汤

此方功用就是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主治为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

半夏10 g 党参10g,生姜10g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叫耳石症,此病跟体位有关,治疗的话不用中药、针灸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复位,患者头晕症状立马就可以缓解,不用说医生,就是中医爱好者都能做到,没有任何风险。

全文字数:9600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兼水饮为病,桂枝加葛根汤,苓桂术甘汤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眩晕只是一种症状,很多系统性疾病都可以引起眩晕。在眩晕的治疗上,关键是要找出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根本治疗。要达到针对病因治疗,首先必须要明确诊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