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健康好习惯,越做越伤身)
误区七:晨练越早越好
过度限盐会造成钠摄入不足,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造成水肿。
由于不重视保护牙齿,很多老年人的牙齿早早地脱落了,但大家却不当回事。
老年人要学会正确地控油和减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
误区六:老了补牙是浪费
误区四:补钙补得越多越好
误区二:勤俭节约太会过
牙齿缺失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增加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不利于通过饮食摄取足够营养。
建议
晨练不宜过早。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减少骨量流失。
因此,应请专业医生辨清个体体质和症状,有的放矢来进补,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如有缺牙的情况,应及时修补,维护咀嚼功能。
所以,老年人应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三餐后漱口,定期洗牙。
发霉的花生、玉米、黄豆、坚果等食物,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食用后可能使人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长期低剂量食用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随着年纪增大,身体的各功能逐渐减弱,适当进补可减缓生理功能下降,推迟衰老进程。
建议
补钙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量服用钙剂。
不注意清洁口腔,还会导致龋齿、牙槽骨萎缩等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骨骼及器官功能都在减弱。老年人要理性地认识这一点,锻炼要量力而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误区一:人老不服老
剩饭剩菜容易滋生细菌,吃进去易导致肠胃炎;有些反复加热的隔夜蔬菜里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经常吃有致癌风险。
事实上,如果摄入的钙质远超过身体的需要,就会适得其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可能会引发疾病。
因为早晨6点之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没有彻底进行,空气中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空气中新鲜氧气少,这时也特别容易引发感冒、关节疾病。
很多老人觉得掉牙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觉得镶牙或种牙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很多老年人剩菜、剩饭甚至发霉的食物都舍不得扔掉,认为剩饭菜只要不馊,发霉的食物去掉发霉的部分,统统可以吃。
食用油也是必需品,完全不摄入食用油,可能导致一些营养素的缺乏。
建议
因此,剩饭最好在一天内吃完,剩菜则要在5小时~6小时内吃完,凉菜、绿叶菜最好当顿吃完,吃剩饭剩菜前,一定要高温加热杀菌。
有些老年人睡眠不好,所以早起是常态,甚至会在早上六点之前就起来运动,且认为越早锻炼越好。
而且,水洗和烹调加工温度也不能将其破坏,即便去掉发霉的地方,也不能避免霉菌的危害,所以发霉的食物不能吃。
建议
误区五:多吃补药能长寿
误区三:为了降压降脂不吃油盐
另外,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也比较兴奋,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老人夏季晨练不宜早于6点,冬天则要更晚,要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晨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年人为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会不惜高价购买诸如人参、鹿茸、灵芝等滋补品,将它们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大量食用。
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身体没啥病,老当益壮,就进行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这样容易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还有些老人退而不休,拼命工作,这样容易因工作疲惫引发疾病。
一般来说,平衡的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不需额外进补。即使进补,首选药食同源的食物。
但进补要视身体情况而定,如果不分体质和症状乱吃补品,反而会引发某些疾病。
研究发现,平时饮食油盐过重,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所以一些“健康意识强”的老人索性不吃油盐了,想要杜绝风险。
建议
退休之后发挥余热本是好事,但如果患有慢性病,工作应适可而止,以不感到疲倦为宜。
建议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1200毫克的钙。
出门前喝些水、吃好早餐,以免出现低血糖,地点以公园或视野开阔的广场为宜,不要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锻炼。
人人都想要健康,但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却在对健康产生伤害,尤其是下列这些“健康习惯”,小心越做越不健康!
建议
#清风计划# 你家宝贝达标了么?
本文摘自“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项目“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项目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动员,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观念和知识,提高0~6岁儿童家长和其他养育者的科学育儿能力。尤其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家长,获得利用现有资源改善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的能力。前言健康号2023-05-07 18:57:010000父子二人先后牺牲,新型毒品伪装成零食,魔爪伸向孩子
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在韩国当总统,因为几乎没有善始善终的,一下台就被终身监禁(默默心疼文在寅)。在美国逃税,被FBI调查可能会面临巨额罚金,甚至高于收入的数倍。在墨西哥禁毒,墨西哥是个吸毒大国,毒贩十分猖獗,经常有警察死于毒贩。还有一个就是在中国贩毒,因为我国是打击毒品最严厉的国家,即使是外国人也照样死刑。健康号2023-04-25 10:37:050000新生宝宝的保护力、探索力、吸收力,是由谁来决定的?
婴儿在生命初期1000天内的最佳营养是其终生健康的基础。我们知道,新生儿在胚胎期会经胎盘从母体获得IgG类抗体。尽管这样,出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母体带来的lgG水平逐渐降低,而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健全。这时候的宝宝在细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影响下容易受到外部感染,属于易感期。此时该如何保护宝宝周全?母乳是宝宝健康最好的保护伞!健康号2023-05-07 18:59:230000记录利城老师每日一案丨第83期
各位同道,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练习病案,每天上午我会发一个名老中医的病案,大家分析拟方,每天晚上九点钟的时候我再把答案发上来,大家看看自己的辨证对不对,也可以进行讨论,这样子训练个一两年,我们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张某,男,56岁。2011年9月22日初诊。主诉:头晕懵重伴耳鸣2个月余。中医林佳明2023-07-28 11:40:01
0000胰腺癌是癌中之王,发病率飙升的原因是吃素?长期吃素有哪些危害
60岁的陈大姐,自家父亲因为喜食荤腥、油腻的食物,饭量又比较大,长期如此,最终得了急性胰腺炎。这件事对她的触动很大。而自己到了40岁的时候,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某一天起,她跟家里人说自己要做素食主义者,从此以后只吃素、不沾荤腥。一开始,家人也没觉得哪里不好。在他们潜意识里,吃素是健康、养生的表现。陈大姐改吃素了,以后肯定不得高血脂。这是件好事情啊。健康号2023-04-23 14:07: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