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量增肌VS小重量增肌,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没你想的那么难
传统思想认为,为了获得最佳的肌肉锻炼效果,就必须进行大重量训练,就连ACSM(美国运动医学学院)也这么认为。

除了近年来举重运动的普及之外,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大重量力量训练,尤其是女性,他们也取得了很好的变身效果。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健身爱好者在网上争论到底是大重量训练好,还是小重量训练好。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大重量还是小重量更适合增肌呢?

“重量”的定义
每个人对“重量”的定义都不同,对于一个只做20次甚至更多的女性来说,任何少于10次的训练都可能被视为“大重量”。
对于力量举爱好者来说,任何超过5次的训练都可被视为“小重量”。
所以我们必须为“训练重量”提供一些定义。

在科学文献中,训练重量被定义为最大重量的百分比(1RM),因此训练重量的“大小”也是根据1RM的百分比来确定的。
训练重量的“大小”在今天的科学文献中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科学家认为,当训练重量超过1RM的65%时,可以视为大重量,而当它小于1RM65%时,则视为小重量。
换句话说,如果我的1RM是100公斤,我选择使用50公斤训练,这可以被认为是“小重量”训练;如果我选择70公斤级的训练,这可以被认为是“大重量”训练。

重量训练的有限实际应用
虽然小重量和大重量可以达到相似的训练效果,但在实际训练中两者都有许多缺点。
先从小重量训练开始,许多人认为小重量训练更简单、更容易,因为重量轻,所以你不需要做心理准备,也不用害怕杠铃的重量,但事实并非如此。
任何做过10RM深蹲的朋友都知道,当做到第五个时,已经汗流浃背,双腿酸痛了。如果你做20个,这相当于超高强度有氧训练。20个后,已经喘不过气来了,在第一组之后,我保证你不想再做第二组。它不仅是一个复合动作,也是一个独立的动作。试着做几组接近力竭的二头弯举30次,你的心脏会跳得更快,出汗,肌肉会变得酸痛,这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经历,而且科学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与重量训练相比,小重量训练者有更高的自觉努力感和不适感。
因此,尽管小重量训练也能增加肌肉力量,但在实际训练中不一定实用,尤其是在复合运动中。
相反,如果训练重量太大,也可能导致问题。

本研究中,20名有训练经验的男性大学生参加了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力量,七组,每组3RM,一组肌肉增强,三组10RM,每组的总训练量,即总次数x重量是相等的。
从结果显示,虽然两组肌肉生长相同,但第一组每次训练时间超过1小时,受试者也感觉更累,甚至有两个人因为疼痛而退出实验。

因此,超重训练可能会使训练时间更长,导致更多的精神和身体疲劳,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所以在实际训练中,如果是为了增肌,训练重量就应该选择在6-20RM,如果太重,就会出现以上的情况。
跑步不仅能减肥,还能预防癌症吗?每周只需50分钟!
导语:跑步虽是一项简单运动,但是也蕴含着很多“大道理”,跑步是一剂减肥良药,但是跑步的作用又不只是减肥,还能帮助我们预防癌症!那么想要让跑步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我们每周应该进行多少时间的运动呢?很短,只需要五十分钟。一、每周五十分钟跑步真的能预防癌症吗?健康号2023-05-23 03:11:390000每个胎儿一两斤重,生8胞胎的18岁少女,打一种针改变9人命运
这两天,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来了一个全国罕见的病例:怀上8胞胎的郑州18岁少女。本来在其他民营医院检查的时候,只查出了6个孕囊。这次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查出了8个。仔细问一下丈夫,这个20出头的男人说了实话:老婆打了促排卵针!没结婚证、18岁、促排卵针...种种元素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将近3亿网络浏览量,把这一对想要留下五六胎的小夫妻推上了风口浪尖。健康号2023-04-24 10:26:290000这个奇方能扫清全身瘀血,对静脉曲张尤其有效,久站一族看过来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的来历。这个方子是由清朝著名医师王清任创立的,他可是活血化瘀的第一人呢!王清任的代表作是《医林改错》,这本书记载了他的许多医术心得。血府逐瘀汤就是他根据多年经验总结而成的,成为了治疗瘀血的神奇秘方。000037岁依然好身材,孙俪每年只拍一部戏,剩余时间用来做啥?
这样一来除了拍戏,孙俪省出了很多的时间,她一面陪伴家人,剩下的时间,就做健身这一件事情。因为孙俪本人非常专注于养生,所以平时的饮食也是以素食为主,运动当中对最爱瑜伽。虽然孙俪的样子看起来很有活力,气质满满,让人看不出来已经37岁。但是年纪在这里,新陈代谢明显变慢,如果再不通过运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保养,如果不会在意饮食问题,慢慢的就会不知不觉的被大肚腩和大象腿纠缠上。健康号2023-06-15 17:37:51000090后小夫妻双双查出癌!竟是这种水果害了他们,很多人还在吃
为什么肝脏会被称为“哑巴”器官?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一旦发生癌变,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等到就诊的时候,已经步入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这种病,全球每年新发人数85.4万,一半以上病例发生在中国!吃水果吃出的“肝癌”有一对90后夫妻俩,正是人生打开新篇章的年纪,然而双双查出了肝癌。健康号2023-04-24 10:59: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