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内16个孩子被活活淹死!比这更可怕的,是权威媒体的善意杀人
今天中午,一条噩耗冲上微博热搜:
河南驻马店的6名学生,于13日在驻马店市人民公园内溺水,在被送往医院时已经全部确认死亡。

而这,已经是这一周内的第三起大规模溺水事件,16个孩子失去生命的同时,16个家庭自此支离破碎。
在这期间,还有不少媒体没有报道到的溺水事件,痛心疾首!
可以预见的是,他们的父母痛苦得有多撕心裂肺,余生都要活在阴影之中!
7月7日,山西永济6名放假在家的学生,在黄河边玩耍后失踪。
当晚,便引起了当地的高度重视。连夜组织了6支专业救援队、29条船和205名专业救援人员。
与此同时,还调集了1架直升机、9台无人机、1台水下机器人和6台声呐设备。当地的反应速度,可以说是很快的。

在搜寻没有结果后,当地又组织了市直单位干部、民兵和群众等共1800人。
可是,面对这偌大且湍急的黄河,再多的努力也是渺小且绝望的。
2天2夜的搜寻,最终失踪的6名孩子有5个被找到,遗憾的是已经全部遇难。

我们还没来得及悲痛,噩耗再次传来:
7月10日,湖南湘潭5名青少年在夜泳时发生意外,全部溺亡!

再到今天溺亡的6名孩子,整整16条鲜活的生命啊!

但悲剧绝不会因为谁的痛心而停止,更不会因为谁的离开而断绝。
面对一次次突如其来的事故,很多地方都急了:
学校和教育局不断强调安全教育;安全警示和安全问卷狂轰滥炸;安全事故警示信息各种群发;河流湖泊、水库,哪怕是小溪边也树立起禁止游泳的警示标志...

可是这有用吗?
5月22日,河北沧州5名儿童在村边坑塘玩水时溺亡;
同一天,山东沂南县2名儿童在水里玩耍时溺水身亡;
5月1日上午9时,广西贵港1名男孩在水库玩耍时溺亡;
5月1日下午15时,广西贵港1名14岁男孩溺亡;
5月1日广西百色市1名中学生在河中游泳时溺亡;
5月1日下午17时,广西百色市1名6岁男童在下河游泳后溺亡;
5月4日,广西灵山县8人在水库游泳时,4人溺水身亡;
5月8日,广西南宁一名初中生在野外游泳时溺亡;
...
一个五一假期,仅仅在广西一个省,就淹死了8个人。

这一次的溺亡事件,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小时约有40人溺水死亡,每年约有37.2万人溺水死亡。其中,超50%的溺水死亡者为25岁以下人群。
夏天,作为溺亡的高发季节,超55%的溺亡事件都发生在夏季。从天气逐渐转热的5月份至今,几乎每周都会有溺亡的新闻出现。
这在警示我们一定不要私自下水、不要野泳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掌握一定的溺水急救常识有多么重要。
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普通人开始注意游泳安全与急救知识,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急救科普。
然而,有意思的来了。
就在上周,不少媒体都科普了溺水的急救知识,其中不乏部分权威媒体,这是当时的新闻视频: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医学常识,肯定是没有任何犹豫就相信了上面的做法,甚至在下次意外来临时就用上了。
一方面是权威的媒体,一方面是专业的消防人员,谁也想不到去质疑这个方法的真实性。
暂且不说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单看《央视新闻》自己似乎就对自己的报道无法自圆其说。上面他们说“面对溺水者要先控水”,然后呢,其公众号于2018年8月18日发布的文章却又说“控水属于施救误区”。

昨天说控水是误区,今天又建议控水?面对溺水者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控水这个方法由来已久,并且在这过程中还衍生出了很多花样,比如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

之前朋友圈就曾被这张图刷屏,甚至你也转发过。但是请你下次千万千万不要这样做,传播这种急救知识,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善意杀人!

现代循证医学早已经明确,控水只会增加死亡率,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水会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
如果给已经心脏骤停的溺水者控水,只会拖延心肺复苏的时间,导致溺水者被救活的概率下降;
而给没有心脏骤停的溺水者控水,会导致溺水者的胃内容物反流与误吸,这对于溺水者也是灾难性的!
2013年,全球共报告170万条溺水事件,死亡36.8万人。如果你轻信了控水这个方法,甚至转发了那条内容,这个死亡数字可能就不是36.8万了,而是50万、80万...甚至更多!
除了部分权威媒体,还有不少专业的医学机构也在进行这种错误的科普。就比如福建医科大学,其官网上就保留着2013年6月的一篇文章,文章里也是将空(控)水,放在了对溺水者的急救步骤上。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人家央视新闻那么权威,福建医科大学那么专业,发出来的东西肯定是经过审核的,总比你一个医生说的话信得过吧?更何况之前也有控水把人救活的案例,难道那些还不足以证明这个方法有效吗?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溺水死亡?
溺水,并不是说肺部进水,更不是说把水给搞出来就好了。
一般溺水死亡的原因只有两种:其一,呼吸停止了,不能得到新的氧气;其二,心跳停止了,氧气很难甚至无法被输送到身体的各器官中,最终缺氧窒息死亡。
而那些通过控水后被救活的案例,基本上都是救助很早,心肺功能并没有停止。这个时候溺水者只是呛水昏迷,在经过控水等一系列折腾后,身体出现了呛咳反应,因此才恢复了知觉,而这也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我们确实在不少古装剧和书本中都看到了控水救人的例子,这是因为古代并没有现代这种严谨科学且经过循证的医学,他们用控水救人实属无奈,这比什么都不做强一点。
但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有更为科学的CPR等溺水急救措施,为什么不大力宣传这些呢?
是的,很多人会选择传播这种控水法,觉得这是善意的举动。但恐怕更多的,是觉得这个方法简单吧?事实上,有效的急救方法并没有那么难!
明明有更科学的方法,不去学不去传播,现在去传播这种无效的土法子,是懒还是蠢呢?
怎样才是正确的溺水急救呢?我们可以根据溺水者被救上来后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这才是真正应该传播的!
人的生命看起来强大,但面对大自然时却又无比脆弱。“禁止游泳”这几个字,我们在任何有水的地方都能看到,但悲剧还是不断发生。真心觉得“禁止游泳”这类标语应该改改了,直接写“这里淹死过人”!不然有些人,永远都不会长记性的!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42讲,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我们上次课讲了第二个问题肺主行水,指的是肺的宣发和肃降的作用,推动血液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我们举很多例子,我们人体的津液的代谢,水肿的出现,都跟肺主行水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在早期治疗的时候要特别注重,肺的宣降的一个问题。如果肺不能够正常的宣降,就会出现无汗,皮肤水肿,如果不能够肃降,那么就会出现小便不利,小便不通,小便不畅,就会出现水肿的表现。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阳虚感冒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康平本作“无里证”)少阴伤寒证,是少阴伤寒的轻证。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却也变化多端,温疫之气流行,感冒一证,看似简单,但对于老年人,虚人,慢病,久病之人,却也是致命一击,因感冒引起的变证颇多,因误治,过汗引起休克,电解质不平衡,生命危险的也不少。中医林佳明2023-07-27 05:14:37
0000悄咪咪地问一句:男人的胸能产奶吗?这些秘密并非女性专属
男人的胸有什么用?哦?!那当然是用来挂斗篷啦!都读传说中,男人的胸是为了提醒女生,不能小的太过分。咳咳,正经科普怎么能聊那些乱七八糟的知识!其实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虽然已经确定了性别,但是生理差别在8周(左右)之后才会产生。一开始,无论男女宝宝都会有乳头,但是8周(左右)之后:小妹妹变成了小弟弟,男宝宝性腺变成了蛋蛋,女宝宝性腺变成了卵巢,但是无一例外,宝宝们的胸还保留着。健康号2023-04-25 10:32:280000练了那么久,德国容量训练法听说过吗?可以给你更好增肌效果
除了5×5的训练法之外,还有另一种在健身圈也很受欢迎的训练方法,那就是10×10的训练法,也称为德国容量训练,或德国壮汉训练。我相信大多数教练或多或少都尝试过GVT,也能感受到这种训练方法带来的泵感和代谢压力。但是这种训练方法真的对增强肌肉非常好吗?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呢?什么是GVT?健康号2023-08-13 12:19:170000男神袁弘说出了自己健身心得,还在等待什么,快点来健身吧
袁弘大家也是非常熟悉不过的了,在1982年出生在中国湖北省,在上海戏剧学院获得了本科学位证。在前一段时间袁弘也和自己亲爱的老婆张歆艺生下了小宝宝,从而组建了这样一个充满人间爱意的人人羡慕的家庭。袁弘在中国的娱乐圈中也是非常谦卑低调的一个人,本人长得十分的帅气并且身材也是非常的不错,有着健硕的肌肉充满着男性的荷尔蒙。健康号2023-06-16 05:10: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