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如无房颤(没必要抗凝,近9万人Meta分析)

7月5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囊括13项随机对照研究、近9万例心血管病患者的Meta分析表明,无房颤的心血管病患者尽管缺血性中风风险较高,但预防性抗凝治疗并无临床净获益,其大出血风险明显超过缺血性中风预防作用。
然而,与对照组相比,新型抗凝药组大出血风险增加了74%。
来源: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in sinus rhythm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temporary meta-analysis of large randomized trials.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05 July 2021
分析显示,服用新型抗凝药的患者中风风险降低了26%,预防1例中风需要治疗153例患者。
平均随访18.3年期间,1.6%的患者出现缺血性中风。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抗凝治疗是预防中风的核心治疗。但对于无房颤的窦性心律心血管病患者来说,预防性抗凝是否有益尚不明确。
研究者发现,新型口服抗凝药不论以一级预防剂量还是小剂量应用,均不能带来临床净获益。
该分析纳入的13项研究包括89 383例窦性心律的心血管病患者,其中53 778例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35 605例应用对照药物,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5岁。
0000
相关推荐
类风湿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风险高
近期发表于《Heart》上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PCI术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风险分别增加48%和55%。本研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PCI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分别为33%与25%,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分别为39%与31%。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风险明显高于男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欧洲心脏杂志子刊:中国每年冠心病死亡超100万人,农村居民增速远超城市居民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啸飞等在新创刊的《欧洲心脏杂志》医疗质量和临床疗效子刊发表文章称,在2004-2010年间,我国居民因冠心病死亡率明显增加,而农村地区的冠心病死亡率增速明显超过城市。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3:37:06
0000加拿大研究:用指尖设备测血压,诊断高血压准确率可高达95%!
脉搏血氧监测仪是临床常用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用来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一项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领衔开展的研究表明,脉搏血氧监测仪还能用来测血压。研究者指出,他们在中国和美国人群中进行测试后发现,血氧监测仪对高血压的检测准确率可高达95%。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25:40
0001阜外医院周洲教授:我国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总患病人数超1400万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遗传性心肌病、心率失常、主动脉疾病和先天性血脂异常等几大类。阜外医院周洲教授指出,与其他遗传性疾病相比,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按13亿人口估计,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总患病人数超1400万,发病群体是非常庞大的,对其机制、诊疗、早期筛查和精准医学诊断等方面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3:20:58
0000Go Red for women(珍爱女人心)项目进入中国
“珍爱女人心(GoRedforwomen)”是美国心脏协会发起的旨在减少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在长城会期间,美国心脏协会(AHA)与中国心脏联盟(CHF)进行了发起“珍爱女人心”(GoRedForWomen)签约仪式。美国心脏病学会院士MariellJessup教授指出,80%的心脏事件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