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如无房颤(没必要抗凝,近9万人Meta分析)
分析显示,服用新型抗凝药的患者中风风险降低了26%,预防1例中风需要治疗153例患者。
然而,与对照组相比,新型抗凝药组大出血风险增加了74%。
7月5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囊括13项随机对照研究、近9万例心血管病患者的Meta分析表明,无房颤的心血管病患者尽管缺血性中风风险较高,但预防性抗凝治疗并无临床净获益,其大出血风险明显超过缺血性中风预防作用。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平均随访18.3年期间,1.6%的患者出现缺血性中风。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抗凝治疗是预防中风的核心治疗。但对于无房颤的窦性心律心血管病患者来说,预防性抗凝是否有益尚不明确。
该分析纳入的13项研究包括89 383例窦性心律的心血管病患者,其中53 778例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35 605例应用对照药物,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5岁。
研究者发现,新型口服抗凝药不论以一级预防剂量还是小剂量应用,均不能带来临床净获益。
来源: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in sinus rhythm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temporary meta-analysis of large randomized trials.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05 July 2021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何时该用PCSK9抑制剂和依折麦布?BMJ华西医院牵头发布国际指南
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郝秋奎等联合多国专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非他汀类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及依折麦布的国际临床应用指南。该指南主要针对已接受了最大可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仍>1.8mmol/L(70mg/dl)的成人。基于5年心血管病风险提出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应用建议。指南将人群划分为两类,已应用最大可耐受剂量的他汀的患者和他汀不耐受的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7:51:520000残余胆固醇、Lp(a)和炎症,增残余心血管风险!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
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后,如何解决残余心血管风险还是个问题。目前,残余胆固醇、脂蛋白(a)[Lp(a)]和炎症水平被认为是主要的残余心血管风险因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刘慧慧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这三者水平升高的“组合拳”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研究者表示,该研究提示纳入残余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是改善极高危人群分层的较好的策略。JACC介入子刊研究称,老年体弱心梗患者介入术后易出血,虚弱状况应纳入常规评估
近日发表在JACC心血管介入子刊上的一项来自美国的登记注册研究表明,对于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身体虚弱提示术后出血的风险较高。分析显示,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身体虚弱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手术后,院内出血的风险比身体较好的患者增加30%~40%。在该研究中,身体虚弱根据三个方面来界定:步行能力(不需要别人辅助、需要别人辅助、需坐轮椅或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