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国百项研究Meta分析(ST段抬高心梗治疗一半延误为急救车延误)
一项覆盖全球20个国家、100项研究、12.5万余人的Meta分析表明,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急救车转运延误方面,各国存在较差差异,上下相差4倍。总体上,急救车转运延误占STEMI患者系统总延误的一半。
而在接受院前溶栓治疗的患者中,缩短急救车转运时间则可明显降低短期死亡风险。
研究者发现,急救车转运延误时间越长,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90分钟黄金时间内得到治疗的比例显著降低。校正门至球囊时间(到达医院至接受治疗的时间)后,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的时间每延长10分钟,在90分钟内接受治疗的患者比例降低10.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研究显示,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的时间平均为41分钟,最快21分钟,最长88分钟。患者离医院的距离每增加10公里,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的时间就会延长6分钟。
来源:Alrawashdeh A, et 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delays i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eta-analysis. Heart, 2019 Jun 28. doi:10.1136/heartjnl-2019-315034.
研究者认为,急救系统应在减少STEMI患者不必要的系统延误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缩短急救车转运时间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0000
相关推荐
【不同研究结果相互矛盾】老年人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等是临床常见的抗生素之一。曾有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严重心律紊乱的风险并可能导致死亡。为此,FDA曾在2013年对该类抗生素的相关风险发出警告。而近期,一项纳入60万老年人的大型队列研究显示,与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不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CORONOR研究:稳定冠心病患者再次心梗率0.8%
近期,JACC发表的CORONOR研究数据显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再次心梗年发生率为0.8%。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1/3。1/5再次心梗的发生源于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心梗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倍,年死亡率达7%。研究者发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如当前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多支病变、持续心绞痛均增加再次心梗发生风险。而之前做过搭桥手术降低心梗再发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8-08 10:27:01
0000【强调创新,强调公众健康】将铭记史册的2015年度中国心血管十大优秀研究
回顾2015年,中国学者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很多优秀文章,《中国循环杂志》新媒体部也评出了中国学者的对国人健康和临床实践有影响的十大研究,这些研究必将铭记史册,推动中国的健康。我们强调创新,强调改变,尤其是低成本、广覆盖的疗效肯定、适于国情的研究,因此,干预性研究排在观察性研究之前。有些研究难分伯仲,我们就将其并列。Lancet:中国男女肥胖双双位居全球亚军
肥胖已成一种忧愁,近日发表在Lancet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全球公众继续像当前这样胖下去,那么到2025年,每5个人中就会有1个肥胖之人。研究者通过对1975-2014年186个国家近2000万人进行分析发现,在1975年时,全球有2.6%的人肥胖,而2014年则跳跃至8.9%。其中,男士肥胖人数已变成40年前的3倍,肥胖女士变成了两倍。杨进刚阜外2023-07-31 12:10:35
0000判断主动脉瓣反流严重程度有简单指标!JACC研究:舒张压低和心率快的患者,要引起警惕
近日,JACC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对于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如果舒张压低于70mmHg和静息心率高于60次/分,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研究者建议,对于这类患者,应常规监测心率和舒张压,对于合并高血压的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应避免强化降低舒张压。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0:23:57
0001